Beta+

2024 / 09 / 28 Sat.

2024 / 12 / 29 Sun.

10:00 - 18:00

  • 策展人

    邱杰森 Chiu Chieh-Sen
    莫珊嵐 Margot Guillemot

  • 參展藝術家

    孟克波洛兒.干波爾德 Munkhbolor Ganbold
    林育正 Lin Yu-Cheng
    瑪莉.哈維爾 Marie Havel
    克萊蒙.菲利普 Clément Philippe
    超級浪 Hyper Wave
    黃萱 Huang Xuan
    楊子強 Yeo Chee Kiong
    鄧雯馨 Teng Wen-Hsin
    鍾興賦 Chung Hsing-Fu

  • 指導單位

    台北市文化局

  • 主辦單位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台北當代藝術館

  • 年度贊助單位

    THERMOS 膳魔師
    當代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老爺會館

  • 年度指定電視/螢幕

    SONY

  • 年度指定投影機

    EPSON

  • 媒體協力

    中央廣播電台

  • 特別感謝

    建成國中
    法國在台協會
    南洋美術學院
    新加坡藝術大學
    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

展覽介紹

在數位技術和新媒體迅速發展,以及當代藝術邊界不斷擴展的背景下,「Beta+」一展探討了我們在追求資訊和新穎事物過程中的短暫性和有效性問題。在當代視覺文化的影響下,人們不斷追尋新技術所帶來的視覺刺激,並渴望新的經驗;然而,這些消費性內容往往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現,使我們急切地期待下一批新興產物,如:下一篇新奇文章、下一個別致場景,抑或是下一代簇新的數位產品到來。即時性已成為我們內容消費模式的核心原則,捕捉當下最新動態成為主要的消費動機。

現今大型企業的優勢不僅在於積累知識和資訊,更在於能夠快速而有效地更新和整合新功能的能力。這種能力使企業能夠迅速適應市場變化,保持競爭力。儘管我們當前使用的應用程式和工具都經過了相對完善的測試,但它們在不久的將來仍有可能被淘汰;事實上,這種技術迭代和更新的速度正不斷加快。在這個媒體、技術和材料不斷更新的世界中,藝術家們開始重新思考其作品產出的做法、展覽的方式以及表現的形式等不同面向,以適應不斷加速變化的社會。因此,展覽試圖探討這些更新、重新排列、增加和刪除、開發者與用戶之間的交流以及演變現象如何在藝術創作中體現。

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蒙古、法國、新加坡和台灣,共九位/組藝術家/團隊,他們透過探索動態和即時的空間經驗,對應且展現了其對於當代空間、環境以及視覺文化的多重面向和挑戰。不同於靜態的展覽呈現,「Beta+」展現出藝術家的「即時性」創作過程,使作品在展覽空間中不斷被構建和重組,為觀眾提供一種獨特且短暫的歷時性體驗。

本檔展出的作品展示了多種轉化方法,包括數位與演算法(Algorithm)、化學與材料、表演與情境。觀眾被邀請積極參與這個不斷演變的展覽,與藝術家及其作品互動,並思考固定形式的無常性和資訊的短暫性。「Beta+」不僅反映了藝術家對當前環境的敏銳觀察,也提出了對未來可能性的深刻思考。

MORE

LESS

策展人與參展藝術家

邱杰森 Chiu Chieh-Sen
莫珊嵐 Margot Guillemot
超級浪 Hyper Wave
楊子強 Yeo Chee Kiong
鍾興賦 Chung Hsing-Fu
鄧雯馨 Teng Wen-Hsin
孟克波洛兒.干波爾德 Munkhbolor Ganbold
林育正 Lin Yu-Cheng
克萊蒙.菲利普 Clément Philippe
瑪莉.哈維爾 Marie Havel
黃萱 Huang Xuan

邱杰森(台灣)1986年生於桃園,現為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臺藝大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法國蒙彼利埃高等美術學院藝術碩士。他專注於創作與記憶、空間和歷史文獻有關的作品,並將他對人類足跡和思維過程的微妙體驗轉化為藝術,專注於創造關係中存在的流動、想像和再現的記錄人、物、空間和環境之間。由於他在當代藝術、傳統工藝和歷史建築方面的豐富經驗,近年來他一直在通過結合技術對象和材料的藝術實驗來探索歷史人類足跡與藝術之間多學科融合的可能性。

曾獲2021年X-Site計畫首獎、2017年臺北美術獎、2018年宜蘭美術獎、2016年臺南新藝獎及2015高雄獎等獎項,策劃2023年烏蘭巴托國際媒體藝術節「蒙太奇」、2021年北美館X-Site《爆炸容器》、2021年空總「超編碼-地理圖/誌的藝術測量術」、2019年臺藝大「中心學:北投移民村的地景攝影計畫」等展。

莫珊嵐(法國)1993年生於愛爾蘭,現為臺藝大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生。2016年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高等美術學院。莫珊嵐的作品經常質疑數位圖像領域裡的「在場」和「再現」的概念,討論在當代生活裡對「看」跟「去」的定義。從感知與認知、現實與虛擬、空間與時間中相互矛盾關係,建構在質疑「現實」的種種假設與問題。「現實」是否即是「真實」?她主要的對象是城市的景觀,通過個人角度的觀察,表現出她眼前的都市生活。通過她設計的方法和規則,她試圖盤點地方,挑戰熟悉與陌生之間的張力,她對地方的表現與其思考、居住方式並論。

作品曾獲法國2016年Création Drawing Room特獎、2018年宜蘭獎等肯定,受邀參與2023台灣燈會、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2021寶藏巖光節、2021印尼日惹雙年展台灣館代表藝術家、2021高雄市立美術館泛南島藝術祭等展。

「超級浪」藝術團體於 2020 年在台北市萬華區成立,其成員大多為在 2020 年文化部「MIT」計畫中傑出的藝術家,初始成員包括蔡士翔、洪譽豪、邱杰森、林思瑩、莫珊嵐和賴佩君。團名「超級浪」象徵對當代藝術變異與不確定性的追求,自視為藝術浪人,將當代藝術的獨特特質融入環境中,啟動一場深刻的藝術對話。

楊子強,「雕塑2052」藝術空間創辦人、首席雕塑家。現任新加坡藝術大學,南洋藝術學院純美術系課程發展顧問團成員。

2022年創辦「雕塑2052」藝術空間,積極推廣當代立體藝術創作,編輯與協同出版新加坡雕塑學會電子書《reTHINGing Sculpture in Singapore 2021》,為此次雕塑研究計畫「物性—新加坡雕塑2021」撰寫主題研究文章,與策展論述〈數碼時代的物性反芻與六件私有之物〉。2023年創辦第一屆新加坡鞋盒雕塑雙年展之「雕塑觀光團:上天,下地,入海」。所寫的〈泥塑的時間劇場〉也於2022年收錄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所出版的《前沿與邊緣》。2023年個人實驗展「電子傳送門計畫:黃榮庭」,透過數位工具探討數位記憶搜索,塑造電子虛擬體,回歸三維實體的當代雕塑實踐計畫。2021年,個人作品集《模糊時尚》正式出版。

鍾興賦是一位1992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的藝術家,現居法國土魯斯,他以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表演藝術、裝置藝術、舞台設計與繪畫來進行創作。他於2014年獲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學士學位,並於2021年獲得土魯斯高等美術學院藝術碩士學位,主攻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裝置藝術等領域。近年來,他在法國-台灣的藝術界積極往返,參與了多個藝術駐村計畫並籌辦多個行為藝術工作坊。

2012年至今於行為藝術團體「POST ESPACE」擔任舞台設計,啟發了他對於行為藝術的熱情。他開始嘗試各種實驗性表演:劇場行為、街頭行為、游擊式表演,與不同國家與文化背景的藝術家進行短期藝術創作。這段經驗引領他前往法國繼續發展,開始在台灣及法國舉辦短期工作坊以及行爲藝術展演,並受邀參與各類型的駐村與國際交流活動。他的作品跨越不同的媒介,繪畫至裝置、影像以及表演藝術。他的核心觀點以「日常生活」為中心進行藝術創作,更具體地說,是探索在這個超級資本主義世界中形成的日常生活。

鄧雯馨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所。身兼新媒體藝術家、數位藝術表演者、VJ等多重身分。所擅長的創作媒材為數位聲響、電子合成音樂、錄像及錄像裝置,嘗試運用音樂與視覺實驗詮釋科技與生命。2016年其導演及聲音設計作品《火炬下的囚犯》(Prisoners under the torch),獲第七屆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2014年起發展《Floating》系列錄像作品,曾於2014年第二十七屆法國馬賽錄像藝術節、2016年第七屆西班牙馬德里現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節、2016年滲透影音等藝術節中展出。以聲音、影像結合身體之臨場藝術表現,演出及參展經歷遍佈於台灣、法國、中國、土耳其、俄羅斯、英國等各音樂節、藝術節及藝術博覽會。創作關注科技與人的關係,所產生的焦慮之精神狀態,並試圖以身體,探討靈魂及數位抽象自我的呈現。

孟克波洛兒.干波爾德成長於90年代蒙古,當時的社會處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年少時期的他便開始十分關心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身分。他擅長使用在街上、建築工地和荒地所拾獲的材料與物件,以及在不同環境中所錄製或拍攝的影像與聲音,創作出探討死亡、預兆、微粒和宇宙等概念的作品,闡述生物所面臨的困境和自然界自我毀滅的力量。

干波爾德畢業自蒙古文化藝術大學綠馬學院,以及德國基爾穆德希烏斯藝術大學。畢業後移居瑞典三年,2012年回到故鄉,與友人共同創辦「人類—自然—愛—自由當代藝術運動」,成員的創作領域包括繪畫、雕塑、錄像與音樂等。此合作也豐富了他的創作實踐方式,因此開始應用攝影、錄像與自然聲響作為個人創作素材。

作品多次展出於蒙古與海外所舉辦的個展與聯展,包括在蒙古國立現代美術館、蒙古976藝廊、韓國光州亞洲文化殿堂、台北關渡美術館、美國威廉.帕特森藝廊、斯德哥爾摩愛德斯比克藝廊、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以及德國、美國、菲律賓等地其它藝術空間。干波爾德於2017年代表蒙古參加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於名為「Lost in Tngri」(迷失在騰格里)的展覽展出2016年所創作的作品《Karma of Eating》(飲食的業力)。

林育正1979年生於台灣台北,於1999年首次個展,並於2002年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創作路線為思索自身窩居於城市之中的空間身分論述,除專注於雕塑裝置與機動藝術(Kinetic Art)領域的探究之外,並結合新媒體、劇場、公共藝術等跨領域結合。

2010年前創作路線以製造目的未明的無用金屬機械,以進入建築空間中去進行類考古形式的挖掘為主要創作形式,藉由此類考古挖掘的方式試圖去凸顯建築物垂直水平的物理狀態,以及提示我們已習以為常的建築角落(如地面、牆角、天花板等)的存在。

2011年開始一個新的創作脈絡,以「一個關於城市-畸零-遊蕩的蒐羅計畫」作為創作計畫的大架構,於2010年至2020年間以混合生活物件以及工業材料,去除原有功能性後再重構,在設定的框架中不斷尋找答案的行為,這樣的創作行為始於觀察、蒐羅、符號化、模組操作、翻製、再造、贗品化等,經由不斷演算及驗證,去破除觀看的慣性,並呈現抽象概念及具體情緒間的張力。

2021年開始,箱物組構的出現,象徵創作脈絡的一個新的重啟,展示箱內外之物的組構狀態,囊括著累積十多年來自製的零碎物件、收集之諸多雜件等、在每一場的呈現之中,以現地演練組裝,由鷹架的搭建到物件的選取,演示著某種自體演練的模組/程式。

克萊蒙.菲利普1987年生於法國安錫,現居及工作於法國蒙彼利埃。菲利普的創作傾向關注個別系統中的不同程度的混亂(即「熵」的概念)。在這個狂熱的科技競賽時代下,許多發展都受「出軌」的影響。這對菲利普來說,無疑形構了豐饒肥沃的藝術創作空間,而他也偏好與此主題有關的素材和媒材。

菲利普以造形回應當代議題,不偏袒任何立場,盡可能以中立方式來對選定的主題,進行更徹底的想像探索。
熵、消散、衰敗、印記、任務、壓縮、洩漏、區域、界線、檢查、圍堵。
這些字詞標示著他的造形創作中的未盡主題,圍繞著「意外」這個概念和已處理完成的訊息內容。從因為微米大小的瑕疵而報廢的零件,到車諾比核災所造成的巨大問題,菲利普皆以造形方式處理這些變化的多樣面向。

瑪莉.哈維爾於1990年出生在法國,自2011年起在法國南部的蒙彼利埃生活和工作,並於2016年以優異成績從蒙彼利埃美術學校(Mo.Co ESBA)畢業。她於2016年獲得蒙彼利埃青年創作繪畫獎,並於2017年獲得巴黎Ddessin首獎。她的作品曾在多個展覽和藝術博覽會中展出,如巴黎的Drawing Now Art Fair(2022)、盧森堡藝術週(2019、2021、2022)、巴黎的Bienvenue Art Fair(2019)、巴黎大皇宮的Art Paris Art Fair(2018)以及巴黎的DDessin(2017、2018、2019)。她還參加了多個駐村計畫,如由丹尼爾和尼娜.卡拉索基金會與巴黎國際藝術城合作的駐村計畫,或由巴黎繪畫實驗室和法國國家視覺藝術中心(CNAP)開發的Drawing Factory計畫。

自2022年2月起,她與瓦松博物館合作開展了一個長期計畫——重建藝術,題為《短期生活》,該計畫催生了自2023年6月起展出的個展「CATAKIT」,該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底,地點位於瓦松的1919年歷史古蹟La Maison Provisoire,該古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造的。

通過模型製作和繪畫,瑪莉.哈維爾的作品探討了「廢墟」這一主題。她試圖捕捉廢墟出現的瞬間,無論是在景觀中,還是在我們的行為中、視野中。她因此試圖探究廢墟的潛在重現以及由此帶來的場所或景觀身分的可能變化;揭示被記憶、個體性所掩蓋的場所,也許是通過「使用過的景觀」這一概念。瑪莉尋找個人和集體歷史中的摩擦點,通過探討廢墟的方式,開闢了理解這兩者的新視角。接著,她將廢墟視為一種可能的建構模式。廢墟作為一種延伸而非終結,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一種潛伏期。這是一種非確定性的狀態,既等待著崩塌也等待著翻新,不斷地消失和重生。廢墟還像是一個基礎或腐殖質,成為新建設的基礎和孵化器,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她的作品基於緊張感、平衡點和建構/解構、發現/恢復的循環,這些循環發生在童年與成年、人類與自然、自然與孩子之間,不斷地來回往返並遊戲於比例之中。

1995年生於台北,創作內容多為行為及錄像。以自身身體為材料,用簡單而持久的動作作為環境中測試的衡準,探勘日常裡許多隱微限制和生活作息的運作。也關注生活中物件與其功能,去發覺它們與人體姿勢、形象在使用中的相互關係,並試圖透過錯誤的使用來翻轉觀眾感知。

近期展覽:「Around aground」個展,霧島藝術之森美術館,鹿兒島(2023);「分心」個展,PTT SPACE,台北,(2022);「2222」,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市,台灣(2022);「波蘭中介雙年展」,Spazio Thetis - Arsenale nord - Venezia Palazzina Modelli,威尼斯/格但斯克大軍械庫,格但斯克(2022)。

作品介紹

《游離的引線》
《電子傳送門之貳號專案:朱銘 2024》
《有一天是一天》
《數位藻礁》
《Possibility》
《箱構 3.0:巴斯卡箱 / 演算之所 I》
《混凝土賽利昂》
《擲骰子壁畫》
MORE

教育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9/28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09/29 Sun.

    15:30 - 17: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0/13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1/03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11/09 Sat.

    16:00 - 17: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11/16 Sat.

    13:30 - 15: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11/16 Sat.

    15:30 - 17: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2/08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2/13 Fri.

    14:00 - 15:3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2/22 Sun.

    14:00 - 15:30

兒童學習單

《Beta+》暨《熱影像》學習單正面

《Beta+》暨《熱影像》學習單背面

CLOSE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