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當代藝術館 官方網站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Thursday 星期四
10AM - 6PM
Thursday 星期四
10AM - 6PM
EXHIBITIONS & EVENTS 展覽活動
2025 / 08 / 23 Sat.
14:00 - 16:30
講者
邱于瑄/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策展人
林裕軒/「安全室」策展人
廖聰顥/「安全室」策展助理
辦法
憑當日門票或MoCArd免費參加
地點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與主展區
流程
14:00-14:40|展覽導賞與影展引言:邱于瑄
14:50-16:00|影片放映
16:00-16:30|映後分享:邱于瑄×林裕軒×廖聰顥
「安全室」影展放映活動,由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策展人邱于瑄與策展人林裕軒、廖聰顥共同策劃,透過影像回應災難、記憶與個人經驗之間的流動與裂隙。本次放映邀集六組日本藝術家共七件的影像創作,作品跨越2009年代至今,涵蓋東日本大震災、疫情封鎖、個人與家族歷史等主題。
下道基行的《津波石#04》(Tsunami Boulder #04) 追尋災難遺跡;岩根愛的《沒有人能踏入同一條河兩次(單頻道摘錄版)》(No Man Ever Steps in the Same River Twice, 1ch excerpt ver.)以夏威夷的日本移民作為主題,記錄位於毛伊島的甘蔗田與製糖廠的最後樣貌;Tomotosi的《大事件》(The Great Event/グレイトイベント)、毒山凡太朗的《留在家中》(Stay Home)與三原聰一郎、松谷容作、高橋優子等人的作品《3月11日一起乘著浪前進吧》(Let’s ride a wave on 311/3月11日に波に乗ろう)則面對近年災後日常的政治與想像;另外與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借件之山城知佳子長年以他者的記憶與經驗所構成的〈繼承〉(Inheritance Series)系列中的代表作品《沈沒的聲音,紅色的呼吸》(Sinking Voices, Red Breath/沈む声、紅い息)與《你的聲音從我的喉嚨中發出》(Your Voice came out through my throat/あなたの声はわたしの喉を通った),則是回應歷史與身體記憶。
透過這場放映,「安全室」試圖提出另一種觀看災後現實與創作能動性的角度,討論當代亞洲所共享的脆弱與再生經驗。
●講者介紹
邱于瑄
1987年出生於臺灣,目前居住於東京。現職為東京都寫真美術館(Tokyo Photographic Art Museum)的映像部門擔任策展人一職。畢業於臺灣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並於日本大學藝術學研究科取得映像藝術碩士學位。曾於東京的畫廊與藝術拍賣公司與國際攝影節等從事藝術相關工作。
主要參與錄像藝術典藏展以及每年舉辦的「惠比壽映像祭(恵比寿映像祭)」的策展工作。此映像祭結合了展覽、放映、現場表演和座談會等活動。曾協助策展包括《風景論之後》(2023年)之外,也擔任並策劃惠比壽映像祭2024-2025。
●注意事項
1.本場活動包含展間導覽,請憑當日參觀門票或MoCArd入場。
2.進入展場前,請將超過A4大小之物件寄放於本館寄物間,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並妥善保管。
3.活動全程禁止錄音、錄影與直播,手機請設為靜音或震動模式。
4.展間導覽與映後分享可拍照,請勿開啟閃光燈;影片放映期間禁止拍照。
5.如遇颱風等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依臺北市政府規定公告取消辦理,不另行通知。
6.本館保有所有活動變更之權利,活動如因故延期、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將於本館官網與FB另行公告。
MORE
LESS
CLOSE
CLOSE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