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遊記

2022 / 05 / 10 Tue.

2022 / 07 / 31 Sun.

10:00 - 18:00

  • 策展人

    鍾適芳

  • 協同策展人

    1F單元:〈我們可不是來玩的〉
    廖雲章
    張正
    1F-2F單元:〈再等我三年〉
    格拉西亞.卡威旺
    塔農.恰帕迪
    阿堤.穆桑

  • 參展藝術家

    兩條人
    高峰議程宣言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大大樹音樂圖像
    你哥影視社(蘇育賢、廖修慧、田倧源)
    張碩尹
    施永德
    迴谷
    幽法
    阿迪薩.普帕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展覽介紹

讓我唱給你聽:「非遊記」的非官方版本台泰紀行

文 | 鍾適芳


「非遊記」既不屬於寫意的行旅文類,也沒有浪漫的遊蹤剪影。展覽以兩條交錯、相續的軌路,輯錄散落邊陲、被主流敘事淹溺的細弱發聲。

第一軌<我們可不是來玩的>,是來台東南亞移工以第一人稱自敘,透過書信、創作、展演,表述勞動意見、生存掙扎、情緒情感,以及對台灣社會的觀察。

展覽以三個展間呈現移工的生活紀實:東南亞移工的母語書信及畫作;歌唱節目《唱四方》歡唱之外的勞動現場與心聲;「移民工文學獎」集冊移工在沒有喘息的勞動循環中,偷來點滴時間,以筆刻寫的生命;鼓吹移工閱讀權利的文化行動——「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和週日北車大廳的「地板圖書館」;以及失聯移工以文字、畫作、影像自述「為何逃、如何逃」。

手稿文件、勞動生活、閱讀空間的再現,縮影過去三十年在台東南亞移工的勞動紀事,我們也得以透過移工的眼睛,重新看見台灣。

第二軌<再等我三年>,收錄勞動歌謠與社會政治共振的聲軌。以泰國東北民歌「摩蘭」(หมอลำ, Molam)及台灣原住民的「林班歌」為本,交織勞動遷徙與歌謠政治的敘事軸線。

來自台灣與泰國的十一組藝術家∕團隊,以歌謠顯影時代,透過歷史檔案、唱片錄音、空間重現,以及聲景、影像裝置,交互敘述國家發展政策中,弱勢群體的勞動型態與生活。在共有的時代背景映照下,摩蘭與林班歌揭露了冷戰意識形態對峙下,歌謠作為政治動員的工具,也紀實了城市邊陲勞動者的生存掙扎,以及國族認同建構下的失根與失語。

台灣原住民自日治時期被編隊的山林勞動力「林班」,形塑了原住民當代勞動歌謠的原型——林班歌。跨部落的集體勞動生活,蘊生林班歌曲調與語言混雜、即興的特質,也因此速寫了政治社會變動下,台灣原住民沒有終站的「流浪」,以及他們自主流社會折射的自我影像。民謠的社會紀實功能亦建檔了1980年代至今,原住民權利運動歷史與仍在持續的土地抗爭。

1994至2000年間,來台泰國產業移工每年高達十數萬人,其中又以來自泰國東北的伊善(อีสาน, Isan)人居多。泰國東北呵叻高原土壤貧脊、雨量不均,加上區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東北與其他地區的貧富懸殊。貧困迫使伊善人自1960年代始,外移至泰國大城市或海外,從事低工資的體力勞動。當代的摩蘭歌謠,記敘了伊善人長年流離異地的苦楚與思鄉之情,以及「東北人」邊緣族群身分與曼谷權力中心的文化、政治分離。

語言是漂泊路上的居所,歌是延續生命活力的養分。林班歌與摩蘭的吟唱,交疊著為生計浪跡天涯失根者的故事,烈日下、鷹架上,勞動者交接手上的釘槌與命運。日復一日的身心疲憊、漫長的別離與等待,唯有摩蘭鼓動笙歌、Am和弦伴奏林班、以母語書寫內心,是可及的自由。

MORE

LESS

單元論述

《我們可不是來玩的》 協同策展人|廖雲章、張正
《再等我三年》 協同策展人|格拉西亞.卡威旺、塔農.恰帕迪、阿堤.穆桑

1989年,冷戰結束、柏林圍牆倒塌、蘇聯東歐解體、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那也是台灣引進移工的第一年。彼時,不論他們來自何方、做什麼工作,台灣一律通稱之為外籍勞工,簡稱「外勞」。

立法院1992年通過《就業服務法》,允許民間產業也能合法聘僱海外移工。自此,大量被定義為「補充性勞力」的東南亞籍移工進入台灣,人數一路攀升。時至2022年,已達70萬人。

2006年,已故UCLA社會系教授、世新傳播學院院長成露茜,支持張正、廖雲章等人創辦第一份由台灣人辦給異鄉人看的母語刊物《四方報》。這份刊物成為移民工之間傳遞聲息的重要平台,而雙語編排的設計,也讓《四方報》成為台灣人探看移民工生活的窗口。

每日數十封湧進《四方報》的書信、畫作,以及在《四方報》的基礎上陸續發展出的東南亞語歌唱節目「唱四方」、只接受東南亞文字作品的「移民工文學獎」,加上彰顯移民工閱讀權利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北車地板圖書館」,匯流成一場弱勢自主、集體發聲的社會行動。

上述行動中所生產的作品,樸素真誠,記錄了當代移工在前社群媒體時代對台灣社會的觀察、對勞動的意見、對遠方家人的思念、對情感與生活的掙扎。他們以手邊有限的工具表述自我,並且告訴台灣:我在這裡,我有意見。

這一場展覽,呈現的正是這一群「外勞」的意見。

《再等我三年》收錄勞動歌謠與社會政治共振的聲軌。以泰國東北民歌「摩蘭」(หมอลำ, Molam)及台灣原住民的「林班歌」為本,交織勞動遷徙與歌謠政治的敘事軸線。

策展人/協同策展人

策展人│ 鍾適芳
協同策展人| 廖雲章
協同策展人| 張正
協同策展人│ 格拉西亞.卡威旺
協同策展人│ 塔農.恰帕迪
協同策展人│ 阿堤.穆桑

音樂製作人、策展人。創立草根音樂廠牌「大大樹音樂圖像」,長期與理念相近的藝術家合作,策劃國際展演與跨國合創,製作專輯常獲國內外音樂獎項及樂評肯定。

以遷徙離散為題,創辦「流浪之歌音樂節」,開闢音樂文化的另外路徑。2016年,受邀為挪威原住民藝術節Riddu Riđđu Festival策劃台灣原住民專題;2019年,應柬埔寨Cambodian Living Arts之邀,擔任暹粒REPfest音樂節藝術顧問;2021年,以「湄公河域的藝術行動與實踐」為題,為Mekong Cultural Hub做單元策展。在影像策展與製作方面,她曾擔任「當代敘事影展」策展人(2015-2020);2017年始,在大學校園啟動了東南亞獨立電影論壇「一部電影,一個旅程」,並於2021年出版同名專書;2021年,為「台東聲音藝術節」策劃影像單元。紀錄長片《邊界移動兩百年》(From Border to Border),入圍台北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競賽單元,並獲2014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首獎;2021年發表紀錄短片《我們在此相遇-ports》。

現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藝術學院策展學程客座教授。

喜歡東南亞文化的台灣人。現任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曾任台灣立報副總編輯,協助成露茜女士創辦《四方報》、發起「師生手牽手、搖到外婆橋」計畫、創辦台灣「移民工文學獎」、成立「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北車地板圖書館」,發起「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運動,在疫情期間發起「尋找失聯的第二位媽媽計畫」。著有《流浪西貢一百天》。

中文人,曾任中央廣播電臺總台長、四方報總編輯、台灣立報副總編輯、文化部東南亞事務諮詢委員、中廣「越來越幸福」主持人、漢聲電臺「來去東南亞」主持人、一起夢想公益協會秘書長。創辦「外婆橋計畫」、電視節目「唱四方」、「移民工文學獎」、「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著有《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

泰國當代藝術策展人,Jim Thompson Art Center藝術總監,策展著重於東南亞當代藝術家自冷戰時代始所面臨的社會轉型。1996年與藝術家友人共同發起曼谷獨立藝術組織「Project 304」,後參與多個和不同地區策展人合作之策展計畫,重要作品包括2003年東京歌劇城畫廊與日本基金會主辦的「建構中」(Under Construction)、2005年與劇場導演王景生於柏林世界文化之家合作策劃的「趣味政治」(Politics of Fun);2010年與獨立策展人鄭大衛於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合作策劃「非真實亞洲」(Unreal Asia)單元,以及自2016年至2019年於清邁、香港、馬尼拉、芝加哥、奧克拉荷馬州及台北等地巡迴展出的「狂中之靜——阿比查邦個展」(The Serenity of Madness)等。她亦是2018年第十二屆光州雙年展「面對邊界幻影」(Facing Phantom Borders)單元策展人。她的最新系列展覽「勘誤:收集糾葛與歷史體現」(Errata: Collecting Entanglements and Embodied Histories)於清邁當代美術館展出。

泰國資深藝術評論家,曼谷表演藝術組織U-Kabat創始人,也是基進的藝術行動主義者。2002年策劃ASIATOPIA行為藝術節、2005年於烏汶叻差他尼省的Tha-Long村與布魯族攝影展策展人,共同策劃社區藝術計畫。現任「MAIILEI宣言」藝術總監。2018年發起並策劃《孔敬藝術宣言》(Khon Kaen Manifesto),後發展為高峰議程宣言,旨在透過邊緣社群的藝術文化,傳遞抵抗精神與美學。他希望透過具政治性的藝術宣言,將藝術家作品帶離美術館,建立藝術家與在地社群互動的空間與路徑,並以公共論壇的平台提升民眾日常的藝術、文化、 政治、環境的意識。2022年,MAS在東北地區全面組織藝術行動,進行的三個藝術計畫分別為孔敬宣言(孔敬市)、烏汶議程(烏汶府)及納布亞高峰會(Nabua Summit,那空帕儂府)。

摩蘭研究學者、獨立策展人、小食攤經營者,以販售Larbseab(伊善香辣烤肉)為主,其菜單設計源自於他個人對料理的喜好,以及家鄉益梭通所給予的文化涵養。他對伊善文化的興趣不僅止於美食,還包括流行文化、藝術、設計及音樂,曾於澳洲國立大學發表「國家與摩蘭樂舞:國寶級摩蘭藝術家」研究、也於雪梨大學所辦理的第十二屆泰國研究國際研討會中發表《不再開黃腔……是的!我們是佛教徒》論文。他也是2012年Jim Thompson Farm摩蘭巡迴大賽「Sud Sanan Dan Isan」策展顧問、「歡歌.樂舞 Joyful Khaen, Joyful Dance」展覽及展演協同策展人,並擔任Jim Thompson Art Center摩蘭博物館成立計畫研究團隊成員。2015年,在Jim Thompson Art Center的支持下,共同創立「摩蘭移動公車」計畫(Molam Bus Project),主要策劃行動展覽,於全國各地進行巡迴展演。

藝術家介紹

兩條人
高峰議程宣言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大大樹音樂圖像
你哥影視社(蘇育賢、廖修慧、田倧源)
張碩尹
施永德
幽法
迴谷
阿迪薩.普帕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兩條人」(ซิ้น2ต่อน , Seen Song Ton),伊善方言,意指靈魂伴侶,字面譯意為兩兩相貼的肉體,是由Molam Bank(本名帕迪潘.路維查 Patiphan Luecha,又名帕迪瓦.沙萊延 Patiwat Saraiyam)與其四位音樂夥伴克利塔坡.索米特(Krittaphop Sommitr,笙、Pin 樂手)、薩拉宇.郭屯(Sarayuth Kotthum,笙、打擊樂手)、桐斯利.潘布帕(Tongsri Panbubpha,摩蘭歌者、扮演女性角色)和維拉猜.斯里薩恩(Veerachai Srisaeng,摩蘭歌者)所創立的摩蘭工作室。Molam Bank將租屋處的空地改造成演出空間,每週末傍晚在臉書及YouTube上以「兩條人」名義直播兜售牛肉條及表演摩蘭維生。在泰國的動盪政局和疫情衝擊下,牛肉條生意宣告失敗,Molam Bank本人也因批判時政而屢遭關押,不過,他仍未放棄對民主和言論自由的追求。

高峰議程宣言(เอ็ม เอ เอส คอลเล็คทีฟ , Manifesto Agenda Summit Collective,簡稱MAS)成立於2018年泰國東北伊善地區的一場藝術行動。此集合體由藝術評論人、文化運動者塔農.恰帕迪(Thanom Chapakdee)所主導,堅信每個非藝術家身分者,都可成為藝術行動者。MAS聚焦於歷史、社會政治、文化和環境議題,秉持著「平民美學——批判與藝術作為抵抗」的理念,利用孔敬市區裡的廢棄建築、廠房、及遭荒廢的娼寮等打造另類藝術空間,並持續策劃兩年一次的孔敬宣言(Khon Kaen Manifesto)、烏汶議程(Ubon Agenda)等藝術行動。 2022年,MAS在東北地區全面組織藝術行動,於三個主要城市分別進行三個藝術計畫——孔敬市的孔敬宣言、烏汶府的烏汶議程及那空帕儂府的納布亞高峰會(Nabua Summit)。

「一間只借不賣的書店,一處非主流的文化基地。」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南勢角,也是緬甸華人在台灣的聚集地。收錄東南亞各國文字的書籍、繪畫和手工藝品。不定期舉辦讀書會、放映電影紀錄片,以及語言學習與文化交流等活動。「燦爛時光」不僅與緬甸族群、東南亞移民工交朋友,亦希望接觸所有的異鄉人和本地人。在予以異鄉人翻閱母語書籍時眼睛一亮,更冀望本地人在這裡發現世界的多元與美妙,找到自己的燦爛時光。

「燦爛時光」這個名字,靈感來自於已故學者成露茜及其傳記《燦爛時光:Lucie的人生探索》。她一生俱懷鴻鵠志,大開大闔的襟懷,寄語後輩:「無論您身在何處,都可以通過一顆好奇和善良的靈魂找到屬於您的燦爛時光。」

成立於1993年,聚焦民謠、草根音樂與文化議題的獨立音樂廠牌。「大大樹音樂圖像」尊重音樂人與背後所承載的文化,曾製作多張台灣原住民音樂專輯,包括阿美族檳榔兄弟的《檳榔兄弟》、《邦查WAWA放暑假》、《Bura Bura Yan》、《失守獵人》,及泰雅族歌者雲力思的《GAGA》、《Ima lalu su 你叫什麼名字》等。製作專輯數度登上歐洲世界音樂榜,樂人受邀至歐、亞巡演,為國際開啟一扇認識台灣音樂文化的窗。

大大樹自2001年起策劃製作「流浪之歌音樂節」,邀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語言、文化、創作理念的樂人、藝術家與台灣音樂家及民眾相會;2011年「音樂上山.部落樂舞會」聚集泰雅族、排灣族、阿美族、薩米族、因紐特族、圖瓦、蒙古等各族樂人,至司馬庫斯及水田部落駐地合創;同年起往返印度加爾各答多年,進行華人移民研究、田野及拍攝紀錄,完成紀錄片《邊界移動兩百年》;2016年與挪威原住民文化節Riddu Riđđu共同策劃「北方民族專題」,串起挪威、台灣兩地原住民在社會、政治、文化及生活權益等議題上的密切交流對話。2019年起串連台泰兩地策展人與音樂家,以泰國東北摩蘭歌謠為主軸,辦理多場工作坊、專題講座及音樂演出;同時期也開展台灣原住民「林班歌」勞動歌謠歷史的田野踏訪及研調計畫。

音樂之外,大大樹亦策劃多場跨界項目,包括以移民、流離為題的《我們在此相遇》音樂影像劇場;自2015年起辦理多屆以議題聚焦、引介東南亞獨立電影的「當代敘事影展」,開啟音樂、文化藝術與社會的深度對談與思考。

你哥影視社,成員有蘇育賢、廖修慧、田倧源,三人皆來自台灣。他們深信不成熟的素人製作,是自身電影的特殊性所在:關注影像生產過程中的田野調查、具創造性的工作坊、意外事件的穿插、機動性地現場編輯敘事結構。透過「電影製作」作為方法,對現實的重新演繹,賦予其美學的意義,並成為思考的媒介。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學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碩士畢。其創作媒材跨及裝置、繪畫、表演與錄像,並結合科學、生物學、生物動力學等不同知識領域,反映人與科技、社會的關係。參與台北雙年展、廣州三年展、薩奇藝廊、Compton Verney美術館、惠康基金會的群展與委託案。近期獲獎包括台北美術獎首獎、第十九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大獎、香港Art Central新晉菁英大獎、伊比利美術獎、英國皇家雕塑學會獎。作品受台北市立美術館、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藝術銀行、巴西駐英大使館、韓國Noblesse Collection、墨西哥JM SR Collection典藏,與亞洲、歐洲私人收藏。

社會文化人類學者、聲音藝術家,目前為國立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副教授,精通中文、閩南語與阿美語。他的作品聚焦聲音、原住民對殖民主義的回應,以及在地性的倫理課題。出自個人經驗,他經常探問如何與被視為「家」的移居地建立長久關係,並透過聲景創作,將此議題提出討論。他的創作媒材含括聲音紀錄,還有身邊唾手可得的物品。他對棲居議題的關注,可闡釋他的作品中常出現的類似椅子、黑網、帳篷等結構物品。施永德目前的研究關注遠洋漁業對阿美族親屬關係、居住建物和聲景所帶來的影響。他的作品曾在2016年台灣南島藝術獎、2018森川里海濕地藝術節及2020年台北雙年展中展出。

主要成員為成文、章素琳,以融合民族、迷靈與電子,將元素重組為新的物件,以生活環境無常變幻過程的經歷,在音樂中注入自然、抽象概念。2013年作品《純粹的融合病歷》入圍第4屆金音獎最佳電子專輯獎;2018年以《aynuko》獲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優選;2021年專輯《Lipahak ko ❛orip》(Happy Life)入圍第12屆金音獎最佳電子專輯獎、最佳電子單曲獎。

花蓮水璉阿美族人,藝術創作、歌謠唱作者,獵人。曾任板模工人、木工、建築工頭、船員、計程車和砂石車司機、樂手,不曾受過正統音樂教育,常在工作與生活之餘,以一把吉他吟唱 Pangcah(阿美族)傳統歌謠,再用母語創作,將部落風景、離鄉勞動與人生百態編織成曲。迴谷以一雙巧手與自成一格的美學天賦,以族人傳統圖樣為底蘊,創作設計出高度藝術性與功能兼具的裝置、器具及寮子。2020年,他參與藝術家張碩尹的錄像裝置作品《檳榔屋、山蘇床與蝸牛陷阱》,帶著藝術家在山中就地取材搭建獵寮、設陷阱,製作野外求生器。本次展覽,迴谷帶著阿美族人的生活智慧,來到台北當代藝術館,以「藝術家」身分,和張碩尹同場展出作品。

泰國藝術家。畢業於瑪哈沙拉堪大學藝術學院,主修版畫創作,隨後取得清邁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受到「伊善」傳統節慶「火箭節」信仰的啟發,他開始對裝置藝術產生興趣,並受邀參與各藝術家聯展,如印尼「第15屆日惹雙年展——赤道計畫#5」、「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泰國曼谷WTF藝廊與酒吧「PRY計畫#1」及南韓光州亞洲文化中心展出等。阿迪薩.普帕目前也是瑪哈沙拉堪大學,美術應用藝術與文化科學學院視覺藝術講師。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成長於泰國東北的孔敬市,大學時期主修建築,後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修習電影。2005年獲泰國文化部頒最高榮譽的視覺藝術獎項Silpatorn獎,2008年法國文化部授予藝術與文學勳章(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電影作品包括2000年的首部長片《正午顯影》、2002年《極樂森林》、2003年《鐵雞諜網種情花》、2004年《熱帶夢幻》及2006年的《戀愛症候群》,2010年作品《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獲第63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隨後還有2015年的《華麗之墓》、2021年最新作品《記憶》等。
除了電影作品,他在攝影、錄像創作上的充沛能量,受邀參與多個國際大展如2001年伊斯坦堡雙年展、2004年釜山雙年展、2006年利物浦雙年展、2012年第13屆卡塞爾文件展及2013年的沙迦雙年展等;於多個藝術場館如慕尼黑Haus der Kunst、明尼亞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洛杉磯Redcat藝術中心、紐約New Museum、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米蘭HangarBicocca當代藝術中心等展出。

作品介紹

《山林》
《非理性的選擇》
《非主流的感情》
《非線性的逃逸》
《流浪記》
「久久酒一次」
《馬長角,柱開花——冷戰下的摩蘭》
《多過必要》
MORE

教育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 當代館主展區

    2022/05/15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2/06/10 Fri.

    14:00 - 16:30

  • MoCA FB粉絲專頁

    2022/06/11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主展區

    2022/06/12 Sun.

    14:00 - 15:00

  • MoCA FB粉絲專頁

    2022/06/18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2/06/24 Fri.

    14:00 - 17:00

  • MoCA FB粉絲專頁

    2022/06/25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2/07/03 Sun.

    14:00 - 16:3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2/07/10 Sun.

    14:00 - 15:30

兒童學習單

「非遊記」學習單正面

「非遊記」學習單反面

CLOSE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