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之愛

2020 / 11 / 14 Sat.

2021 / 01 / 24 Sun.

10:00 - 18:00

聲經絡

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聲響文化製圖

VR展場線上看!
由立方計劃空間組織籌劃的「聲經絡: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聲響文化製圖」(以下簡稱「聲經絡」)展演計畫,邀請來自亞洲四個不同地區──台灣、菲律賓、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策展人/藝術家共同策劃,以其所屬國家的特定聲響文化脈絡及創作為題,策劃內容各自不同但又能相互呼應,並且以東南亞文化語境為共享文本的展覽,媒材包括委託創作藝術作品、田野研究檔案、錄音、錄像與歷史文件等。 「聲經絡」這個名稱,是受中醫傳統經絡的觀念所啟發而來──認為人類生命跡象是透過體內的能量(氣血)於「經絡」裡的運行而得以維持,雖然西方解剖學無法證明經絡的存在,但在非西方的經驗主義裡卻有其可驗證的道理。「聲經絡」這個計畫主題是將這種身體觀作為意象比喻:全球不同地方的文化如何透過聲響來傳播、流動,甚至形成動態的、溝通的公共場域,以及在此之中,聲響文化如何得以作為歷史拓樸的媒介與原料,來映現出一個地方的特殊歷史與文化面貌。 「聲經絡」展覽分佈於MoCA的一樓展區,共分為四個區塊,其中台灣的部份是由羅悅全策劃的「雨夜花與台灣聲響機器演進史」,藉由台灣的現代聲響媒介以及影響其發展的科技、法規與文化之創新與建制,來描繪出一種覆蓋現代人聆聽管道的「聲響機器」嬗變過程;此區塊同時邀請藝術家鄧兆旻展出他持續創作中的《這麼多年過去,》──透過將歌曲《雨夜花》的擬人化刻畫出聲音在歷史中留下的痕跡;以及「話鼓電台」這個從2019年開始執行的計畫,探討當代聲響同時作為傳遞「媒介」與思考「內容」,於今日還能夠有什麼可能性。 菲律賓部份邀請學者達鴦‧雅洛拉策劃「塔金亭:聲響實踐的共鳴社群」,以詳細的圖片與影音文件呈現菲律賓現代實驗聲響的歷史研究。新加坡的區塊則是由音樂家袁志偉策劃「夢瀾吞唱片快閃店:曹節的電子夢」,其中邀請新加坡藝術家無稽佳績再現其創作《夢瀾吞唱片行》,並於這家快閃唱片行中介紹被遺忘的電子音樂家曹節及其創作。馬來西亞部份,藝術家區秀詒以策劃「銀色噪音:關於流亡的馬來半島局部聲音迴路」來呈現關於馬來西亞國歌的出現、其流變與演繹的樂曲版本及歷史過程。

MORE

LESS

液態之愛

愛在雲端的年代 :歡迎來到「液態現代世界」!

VR展場線上看!

文/鄭慧華(策展人)

親愛的觀眾:歡迎來到「液態現代世界(Liquid modern world)」!

●「液態之愛」這個展名,是來自波蘭社會理論家齊格蒙‧包曼(Zugmunt Bauman)的同名著作。(註: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2003,中譯:《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展覽援用了包曼的「液態論」來探索生活於網絡社會裡的經驗與特質。

●包曼一生深入剖析的對象,即針對今日由極端、大量的金融資本、訊息數據,其伴隨各種人工操作及演算,並由高端電訊技術所形塑和支配的生活內涵。包曼將這些特質統稱為「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

●一如包曼所言:進入了網絡時代,你我都是液態現代世界裡的居民。在「液態之愛」展覽中,我們將藝術的創造性表達,當作不同的思考與經驗媒介,來對生活的世界進行新一輪的辯證思考。

●包曼在書中引用十九世紀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在《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書中寫給讀者的閱讀線索,以此開宗明義闡述了他的非線性液態時間觀。波特萊爾寫道:「我親愛的朋友,我現在給您寄去一件小作,可能會有人說它沒頭沒尾,但這是不公平的;因為,恰恰相反,這件作品裡的所有篇章都既是頭也是尾,而且每篇都互為頭尾。……我們可以自由地切割它……因為我不願讓讀者無止盡地繫在一條不必要的情節線,讀得意志疲軟。」

●同樣的,「液態之愛」展覽也要邀請觀者自由地進入這種「多節點」、「共時性」的閱讀脈絡裡,如同波特萊爾漫遊者(Flâneur)的眼光,來應對今日蜂湧至我們生活中的訊息。

●展覽鼓勵觀者在作品所構築的時空域限「內」和「外」穿梭,這可能也是一種理解何謂「液態社會」的方法。二十世紀,人類由工業走入後工業時代,對於生活中的各種現代性體驗,從被比喻為「固態的」──充滿身體感的空間性轉變(例如由農村至都市)和實體生產性(人類站在無數生產線上)的歷程,轉進至消費與電訊時代中時間、速度、傳輸和訊息溝通的「媒介革命」。

●人類社會在剛進入工業時代之際,面對生活中各種關係的動盪和改變,往往開始對自身和集體的未來開始抱著深層的不確定感,十九世紀中期的馬克思反思這個時代的來到,在1848年寫下他著名的句子:「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這句話放在今日重新理解不僅意味深長,且還充滿了經驗性的意象。

●液態社會裡,人們追求的是速度與變化、講求容易移動和保持輕盈。

●因此,我們正在經歷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世界的「關係的革命」,期待超脫羈絆、擺脫「固著」關係的包袱,在此之中,迎向想像中無限流動和可以不斷擴張的未來。這種時代性正改變著人的心靈與意識,也正在更劇烈地重新塑造著各種社會與生活階層的政治。

●The Future is Now! 在現實中,這句話已經成真。

●依據目前可(用Google)搜尋到的資料,「未來已來到」(The future is now.)這句話最早出自1955年一部紀錄短片的片名,內容是展示在美國各個政府研究實驗室裡的種種即將在未來實現的先進產品,其中包括視頻電話、家庭錄影機、電子作曲系統、口袋收音機、手錶收音機……。

●是的,未來早已來到,甚至某些「未來」已成了過去。我們活在未來裡,或者說,我們的「現在」就是不斷形塑中的「未來」。

●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係如何轉變?包曼在《液態之愛》裡談「雲端式」的關係:人們既渴望「連結」,想要束緊彼此之間的關係(社會的紐帶),卻又要隨時得以鬆脫的「自由」。他以愛情為喻,次第推展和穿透訊息和消費時代下的關係,以及傳統價值的瓦解。

●換句話說:今日世界,在電子媒介、網路、手機等等技術產物的普及已覆蓋了一半的地球人的生活之後,我們希望永遠保持在線上,因而得以輕快無礙地與他人共處,又同時要能夠隨時下線、解除關係。

●舊時代追求如鑽石般堅硬的關係,在今日也已液態化。李小龍在1971年的電視訪談節目中說到:「如水一般,我的朋友。」(Be water, my friend.)。這不僅是一種精神,更耐人尋味的,是它不失為是當代液態生活中「『(存)在』的藝術」。

●展覽提問:什麼才是液態生活裡的「關係盟約」?「液態之愛」中的七位參展藝術家為觀眾勾繪了七幅不同的圖景:

●埃及藝術家哈桑‧汗(Hassan Khan)的作品《無窮盡的嘻哈曲》(The Infinite Hip-Hop Song)是一套以程式所寫的演算法「創作」出的嘻哈歌曲,只要「開機」,就源源不斷地自動產生,且保證永遠不會重覆。其人聲內容,來自哈桑‧汗邀請的多位嘻哈歌手所預錄的唸唱片段。這套自動化的樂曲創作生成系統,像是一個能夠自我生長和延續的「有機生命體」。

●日本藝術家dj sniff(水田拓郎)在作品《啜飲流淌的愛之泉》(Drinking from the Spring of Liquid Love)中,他從網路海量訊息的影音搜羅了大量曲名或歌詞中帶有「liquid love」字眼的歌曲,總長十多小時。他將其混音為「新的創作」。並且,再透過一套拆解、改造過的聲響物件如:唱盤、老式卡帶機、彈簧、擴大器等的重新串連而播放出。經過層層解構與重組,這些聲響已成為難以辦識的神秘「聲訊」。

●德國藝術家希朵‧史戴爾(Hito Steyerl)的《流動性公司》(Liquidity Inc.),或可被詮釋為人們面對著液態世界中的不穩定和不確定的未來感,諸如金融與市場流動性、經濟衰退下,個人生存方式的倖存之道。搭配著史戴爾特有的(訊息式)風格影像,主人翁是一位在金融海嘯之後失業的金融分析師,他如何在失業後體現李小龍的哲學,學習「如水一般」的人生態度。史戴爾還為觀眾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的環境,觀眾正如暫時棲息於「浪潮中」的觀影座來體驗和觀看。

●姚仲涵的《感覺空間》試圖探討現實世界與網路空間的時空平行狀態。展場裡播放的是藝術家在台北市周邊戶外的多個地點所進行的DJ影音紀錄,其於一天中發生的時刻,與展場內的時間一致。然而,觀眾在展覽現場只能聽到直播現場的環境音,必須要使用自己的手機連上網路進入另一個「現場」,才能聆聽到藝術家播放的音樂。視覺與聽覺同時在現實與網路空間裡在此發生了交疊、錯位,而藉著聆聽方法的改變,觀眾穿梭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

●倪灝的《結構研究VI》是一件六頻道同步的影音作品。藝術家先從YouTube裡蒐集來關於災難、衝突、工廠機器、爆炸、動物奔跑……等等影片,剪輯為三段,接著邀請三位鼓手以打鼓來模彷影像中的情境。倪灝以如同「作曲」的方式加以編輯,像是呈現一部交響樂曲,在激揚暴烈的影像與聲響中有著幽微的秩序。觀眾可從這件作品中感受到網路世界裡,大量流竄的影像所帶來的速度與衝擊。

●王郁媜的多媒材裝置《未曾來過》,如她一貫的超現實風格,對現代社會裡各種科學思維與工業發展加以觀察與理解,又同時以充滿想像力的方式進行詮釋,以此和記憶、歷史及不同的人事物對話。王郁媜的畫作是綺麗的生物與機械體共構的生態系,在多重敘事線和視點中,將她一直以來所收集的檔案、影像與聲音融冶於一爐,塑造出一幅幅具自傳風格又同時邀請觀者一起進入的「時間風景」。

●吳其育的《發光半導體未來》是一個關於黑色-科幻未來主義式的虛構小說╱影像。藝術家想像一個自然光源(太陽)已完全消失,而我們生存的星系,只剩下了LED人造光源並賴以為生的世界。現在被人們大量使用的LED,除了用來散發光源、再現影像,它也同時是訊息與訊號的主要終端界面──LED取代了上帝創造的光,成為形塑記憶和意識的來源。藝術家以此想像,反思當今人類歷史及文明發展。

親愛的觀眾,當我們沉浸在如潮水而來的影像、聲音和訊息裡,享受著高速的(身體或意識的)移動與交流之際,我們已與無數的個體共處。這個由人工智能逐步取代了自然感知的世界日益增長、將無窮無盡永不停歇。如何在這種種令人目眩神迷的圖像中重新思索自我,以及自我與群體的關係?或許這才是我們在這個液態世界、雲端上的愛戀裡,該去重新發掘的智慧。

策展人&參展藝術家

「聲經絡」策展人 羅悅全
「聲經絡」策展人 達鴦・雅洛拉
「聲經絡」策展人 袁志偉
「聲經絡」策展人 區秀詒
「聲經絡」藝術家 鄧兆旻
「聲經絡」藝術家 無稽佳績
「液態之愛」策展人 鄭慧華
「液態之愛」藝術家 哈桑‧汗
「液態之愛」藝術家 dj sniff水田拓郎
「液態之愛」藝術家 倪灝
「液態之愛」藝術家 希朵‧史戴爾
「液態之愛」藝術家 王郁媜
「液態之愛」藝術家 吳其育
「液態之愛」藝術家 姚仲涵

聲響文化研究者,台北非營利空間「立方計劃空間」的共同成立者,長期關注於台灣獨立音樂、實驗音樂、聲響藝術及文化等相關領域。1990年代曾為數家報刊撰寫台北獨立音樂文化相關報導文章。曾編著《秘密基地──台北音樂版圖》(2000)、翻譯《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少年文化的故事》(2002)等書。此外,他是「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2014)共同策展人,並擔任該研究讀本(2015)的主編,同時他是「聲軌:台灣聲響文化資料庫」網站(soundtraces.tw)及網路廣播「話鼓電台」的總策劃。

馬尼拉策展人,於菲律賓大學取得博物館學的藝術碩士,以及香港嶺南大學的文化研究博士。

曾任菲律賓大學的民族音樂中心檔案主任與蒐藏經理(2006–2015);Jose Maceda 系列展(2013、2017、2018)的策展人;藝術計畫Project Glocal Stamped和Transi(en)t,並擔任總策展人(2011-2015),以及Composite Performance/ Noise(s)/ Circuits的創辦人與主要策展人(2015-2018);現任菲律賓大學藝術學院助理教授。

達鴦・雅洛拉的策展主要關注幾個面向:過程作為媒體(文件與實驗室)、科技作為媒體(類比、數位、機械與電子),以及感官作為媒體等等,並結合她的各類藝術實踐(藝術駐地、聲響社群),以及發聲與聆聽文化方面的研究(馬尼拉聲音研究,始自2014年)。

袁志偉生於1975年,是位新加坡的音樂家、藝術家和設計師。他不僅深受哲學思考與文學文本影響,也深受電影與攝影獨特觀點的啟發。袁志偉風格化的即興音樂創作對於記憶和失缺、不可見和不確定性提出深刻的反省。

2008年,袁志偉與來自日本的大友良英(Otomo Yoshihide)、韓國的柳漢吉(Ryu Hankil)以及中國的顏峻共同組織即興音樂四人組「遠東網絡」(FEN),致力於亞洲國家間多元網絡的長期合作。2014年起,「亞洲樂集」(Ensembles Asia)成立,袁志偉自此擔任亞洲音樂網絡的專案主持人,與日本的dj sniff(水田拓朗)共同策劃每年度的亞洲實驗音樂節Asian Meeting Festival(AMF)。

袁志偉同時是新加坡前衛搖滾樂團「天文台」(The Observatory)的成員,他負責彈奏吉他、合成器和電子樂器,至今已發行十三張專輯。2020年,與日本音樂家灰野敬二(Haino Keiji)合作,推出最新專輯《Authority is Alive》。此外,天文台還發起先鋒性的計畫,如一年一度的Playfreely音樂節,為藝術家提供共同表演與工作的創新渠道。透過Playfreely,他還共同策劃了Nusasonic,這是一個多年的計畫,致力投入於東南亞地區跨領域的實驗聲響光譜和音樂文化中,促進該地區內部、與歐洲以及與其他地區的對話。

他參與的遠東網絡和天文台除定期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巡迴演出,並曾參與法國馬賽MIMI音樂節、瑞士洛桑地下電影音樂節、挪威奧斯陸All Ears音樂節、日本東京Ftarri音樂節、光州雙年展和德國柏林CTM音樂節。

生於1978,馬來西亞;工作、生活於台北。區秀詒的創作主要以錄像、觀念、裝置等混合形式,探討和擴延影像與影像製造,以及和歷史、政治、權力之間的關係。她近期關注如何把歷史從冷戰結構的影響解放出來,重新想像尤其是馬來西亞與東南亞區域的歷史問題意識。

曾入圍2018年亞太釀酒廠基金會傑出藝術獎(Asia Pacific Breweries Foundation Signature Art Prize,簡稱亞太藝術獎)。作品曾在首爾國立現當代美術館(MMCA)、東京森美術館、柏林世界文化宮(HKW)、曼谷文化與藝術中心(BACC)、上海外灘美術館,及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等展覽與電影節發表。目前為線上雜誌《數位荒原》的特約作者,吉隆坡「亞答屋84號圖書館」共同創辦人之一。

出生與工作於台北。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規劃學院,媒體藝術與科學碩士畢業之後定居於紐約,於2012年底返回台灣居住。曾獲邀至法國Villa Arson(2009)與香港Para Site(2014)擔任駐村藝術家。過去獲邀的重要展覽包括2012台北雙年展「現代怪獸—想像的死亡與復生」、2013年日本大阪堂島川雙年展「Little Water」、2014年「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北師美術館/高美館巡迴展)、2015年「失調的和諧」(韓國首爾Art Sonje Center)、「RR ZZ」(義大利米蘭Gluck 50)、「廣島三部曲」(日本廣島當代美術館)、2016年「公共精神」(華沙當代藝術中心)、2018年「歷史變體」(TKG+ 畫廊)、2019年「即溶生活」(北師美術館)、「旋轉歷史編撰學的爆炸圖」(日動畫廊)等。

無稽佳績是一個以實驗音樂廠牌、郵購和活動策劃為形式的策展計畫,主要關注那些較為邊緣、被忽視或被遺忘的前衛聲響與聲響文化。近期以黑膠唱片、卡帶與數位等形式發行的音樂包含:「遠東網絡」(FEN)、「Pupa」、「天文台」和「酸媽廟之極樂天堂不明飛行物」等樂團的專輯。此外,無稽佳績聯合提出了備受讚譽的BlackKaji實驗聲響系列活動,該活動包含氣氛熱絡的小型錄音室演出,以及中型的音樂節。

獨立策展人、台北非營利機構「立方計劃空間」(TheCube Project Space)的共同成立者,致力於和在地及國際藝術家、文化行動者和研究者的深度合作,並發展長期性的研究計畫。鄭慧華的策展實踐關注亞洲與世界的歷史及地緣政治關係,並以多年時間共同推動台灣現代聲響文化的研究,除廣邀相關領域者共同策劃展演、舉辦系列講演,更延伸至出版、線上資料庫及網路廣播電台等各種形式的合作實踐。

鄭慧華策劃過的展覽包括:「液態之愛」(2020,台北)、「銜尾蛇」(2019,台北、盧森堡)、「現實秘境」(2016-2018,台北、吉隆坡、首爾)、「文明幻魅」(2015,盧森堡)、「巫士與異見」(2013,香港)、「重見/建社會」系列(2011-13,台北)及「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2011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等;共同策劃的展覽包括「告訴我一個故事─地方性與敘事」(2016、2018,上海、杜林)、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憂鬱的進步」(2012,台北)及「在乎現實嗎?」(2004台北國際雙年展)等。鄭慧華曾受邀擔任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大會評審團委員(2017)及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獎(2015)的評審委員。

哈桑・汗是一位藝術家、音樂家和作家,他以廣泛而多樣的藝術實踐而聞名,包括音樂、表演、影像、雕塑、裝置和文本。他的作品時常透過那些似曾相識或是共享的狀態,以及難以捉摸或未公開的內容,去激發想像、提出根本問題、導入醞釀的情緒、誘發或疏離,帶有預期的涉入、提出謎團,同時也幫助我們重新釐清身處權力結構中的個人經驗。

2017年,他參與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藝術萬歲」,在威尼斯軍械庫區的處女花園發表創作《為一座公共花園作曲》(Composition for a Public Park),獲得當年最具潛力新銳藝術家獎的銀獅獎。該件得獎作品的新版本於2019年十月在杜拜的賈米爾藝術中心展出。

哈桑・汗的主要個展包括:西班牙馬德里索菲亞皇后國家藝術館的「通往王國的鑰匙」(The Keys to the Kingdom)(2019-2020);德國漢諾威凱斯特納美術館的「宿主」(Host,2019-2020);黎巴嫩貝魯特藝術中心的「這幅肖像是一個地址」(The Portrait is an Address)(2016)。他曾受邀參加眾多國際重要聯展:沙迦雙年展(2015)、新美術館三年展(2012)、第十三屆卡塞爾文件展(2012);西班牙莫夕亞的第八屆歐洲宣言展(2010);第三屆橫濱三年展(2008);韓國第七屆光州雙年展(2008)等。

作為一位音樂家和表演者,他也經常在重要的音樂節及美術館內進行現場音樂演出,例如:德國埃森的魯爾藝術節(Ruhrtriennale,2018)、瑞典馬爾默國際音樂節(Intonal Festival Malmö,2017)、紐約古根漢美術館(2016)。近期著作《出版與未出版過的文選》(An Anthology of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Writings)由Staedelschule和Koenig Books共同出版。2019年,他的新專輯《超級結構EP》(SUPERSTRUCTURE EP)由英國獨立音樂廠牌The Vinyl Factory發行。

dj sniff本名水田拓郎,實驗聲響藝術家、即興音樂家、策展人。他的音樂作品建立在不同類型的實踐上,結合DJ技術、樂器設計和自由即興。過去曾和多位知名藝術家、音樂家合作,包含:伊凡‧派克(Evan Parker)、大友良英(Otomo Yoshihide)、馬丁‧泰卓爾特(Martin Tetreault)、保羅‧賀韋伯(Paul Hubweber)、塔里克‧阿圖伊(Tarek Atoui) 和日惹實驗音樂團Senyawa。曾任荷蘭STEIM聲響實驗室藝術總監(2007-2012年);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客座教授(2012-2017年)。現居東京,同時身兼亞洲實驗音樂藝術節Asian Meeting Festival(AMF)的聯合總監,嘗試連結亞洲各地的實驗音樂實踐。他目前任教於京都精華大學。

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學士(2011)及羅德島設計學院藝術碩士(2014),主修雕塑,因此倪灝作品中時常結合雕塑、裝置、影像和聲音表演等媒材,探討不斷變動的權力系統和結構如何控制全世界以及人類的存在。

作品過去曾在多處機構展出,包含:紐約洛克蘭藝術中心、波士頓藝術中心、洛杉磯18街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新伯福美術館、皇后美術館 等。近期個展包括:「伏擊」(台北市立美術館)、「圍城」(羅馬T239藝廊)、「相信我,愛我」(上海VACANCY藝廊)。其中,作品《結構研究V》發表於2018年光州雙年展的衛星計畫「今天將發生」;《結構研究I》則在2019年由南韓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館收藏,預計在2020年展出。

個人網站

希朵・史戴爾,1966年生於慕尼黑,於柏林居住和工作。

畢業自東京視覺藝術學校(Academy of Visual Arts)和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University of Television and Film),並於維也納藝術學院取得哲學博士學位。

史戴爾為2019年柏林藝術學院卡瑟・柯爾維茲獎(Käthe Kollwitz Prize)的得獎人。2015年獲得由荷蘭EYE電影研究中心(EYE Film Institute)以及佩蒂與瓊・雷伊・費莫爾藝術基金會(Paddy & Joan Leigh Fermor Arts Fund)合頒的眼球獎(EYE Prize)。2010年,榮獲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的新:視野獎(New:Vision Award)。

近年的個展包含:「希朵・史戴爾:軍事演習」(Hito Steyerl: Drill)於紐約第七軍團槍械庫(Park Avenue Armory)(2019);「發電廠」(Power Plants)於倫敦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ies)(2019);「破窗之城」(The City of Broken Windows)於杜林利沃利城堡美術館(Castello di Rivoli)(2018);「流動性公司」(Liquidity Inc.)於波士頓當代藝術中心;「太陽工廠」(Factory of the Sun)於洛杉磯當代藝術館(2016);「部署影像」(The Distributed Image)於亞爾LUMA基金會(2016);「超載世界」(Too Much World)於布里斯本現代藝術中心(2016)等。

自2014至2017年間,擔任柏林藝術大學代理政治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for Proxy Politics)共同創辦人,並發起一系列相關工作坊。2017年,以論壇「代理人及其政治」(The Proxy and Its Politics)總結研究成果,同時出版《網絡時代的權力與顛覆》(Power and Subversion in a Networked Age,柏林Archive Books)一書。

台中出生,自2000年移居倫敦開始創作,結合繪畫、書寫、雕塑、行為、動態影像等複合媒材,開創介於歷史與小說、檔案與詮譯的多層次敘事。這樣的脈絡由個人經驗出發,常以國際藝術進駐為田野調查,展開在地研究、跨領域合作,從藝術的層面思考生態與科技,想像人跟環境的交互關係。

作品曾於國內外機構展出包括國立台灣美術館(2020)、都柏林科學藝術館(2020)、布魯塞爾數位藝術與科技中心(2020)、倫敦科學藝術館(2019)、巴塞隆納當代藝術中心(2019)、提比里斯三年展(2018)、藝術與創意技術基金會(利物浦,2017)、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2016)、台北市立美術館(2016)、曼徹斯特藝術館(2016)、新加坡楊洋藝廊(2015)、台北雙年展(2014)、倫敦海沃美術館(2014)。曾進駐於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首爾美術館(2017)、曼徹斯特科學產業博物館(2015)。
個人網站

1986年生於台北。作品的基本關懷在於找尋如何在被技術-資本主義摧毀的廢墟中重建人、事物、動物與世界連結的方式。其創作主要以動態影像為主,透過口述歷史與傳說的紀錄進行文本的再製,在逝去的記憶中尋找當代敘事的語言型態,同時也進行裝置、影像裝置與表演等不同類型的合作計畫。

近期參與的聯展包括「銜尾蛇」(立方計劃空間,台北/盧森堡卡西諾當代藝術館,2019)、「嚴肅遊戲」(昊美術館,上海,2019)、上海雙年展「禹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18)、「穿越正義:科技@潛殖」(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2018)、「黯戀」(Para Site,香港)、2016台北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6)、第二屆CAFAM未來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2015);放映計畫包括光映現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2019)、北京國際短片聯展(2017)、EXiS Festival,(首爾,2017)、Arkipel Festival(雅加達,2016),曾舉辦個展「時間91平方米」(TKG+ Project,台北,2017),並曾進駐於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阿姆斯特丹,2014-2015)。
個人網站

姚仲涵為藝術家、音樂創作者、DJ、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創作是姚仲涵生活的一部分,從看似壞掉的日光燈到富有生命力的燈光、從解構的聲音藝術到結構性的音樂製作、從鏡框式作品到空間尺度的思考……。透過光與聲音之間的呼應和對比,觸發觀者對自身體感的想像。

2005年開始從事聲響創作,獲台北數位藝術節聲音藝術首獎(2008)、台北美術獎優選(2017),並多次受邀參與國際展覽與演出:日本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2009)、東京「NTT ICC Emergencies!014」(2010)、阿姆斯特丹「STEIM - Massive Light Boner」(2010)、比利時「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City Sonic: International Sound Art(s) Festival,2015)、洛杉磯長灘美術館「藝次元:台灣新媒體藝術展」(Beyond the Frame: New Media Arts from Taiwan,2016)、台北市立美術館「物・理」(2016)等。
個人網站

「聲經絡」作品介紹

【《雨夜花》與台灣聲響機器演進史】子展區 《話鼓電台》
【《雨夜花》與台灣聲響機器演進史】子展區 《這麼多年過去,》
《塔金亭,聲響實踐的共鳴社群》
《夢瀾吞唱片快閃店:曹節的電子夢》
《銀色噪音:關於流亡的馬來半島局部聲音迴路》
MORE

「液態之愛」作品介紹

《無窮盡的嘻哈曲》
《感覺空間》
《結構研究VI》
《啜飲流淌的愛之泉》
《未曾來過》
《流動性公司》
《發光半導體未來》
MORE

相關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 MoCA廣場

    2020/11/13 Fri.

    19:30 - 20:1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0/11/29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0/12/05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0/12/06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0/12/20 Sun.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0/12/27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1/01/09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1/01/10 Sun.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1/01/15 Fri.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1/01/17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1/01/23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1/01/24 Sun.

    14:00 - 16:00

兒童學習單

最小型的兒童刊物

「液態之愛」學習單正面

「液態之愛」學習單反面

CLOSE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