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佩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藝術史博士,曾任第19及20屆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108至111學年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師培大學輔導教授、110至111年文化部文化體驗教育南區研發中心主持人,以及國高中教師,現亦為「教育部中央輔導團藝術學習領域輔導群」委員。
她將藝術視為思維與實踐的精練之道,也是一種人與人、人與物的連結技術,而策展、書寫、教育等皆為方法。策展如「大譜普市:一座偉大城市的技術指南」、「高雄獎夢幻隊與四道戰帖」、「藝術家的養成之道:來自高雄、年輕藝術家的技術」、「『住非住:展覽事件』在『非家』/生活在歷史性文化旅店中的新品種藝術」,書寫如論文〈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專書《藝術的故事:從獎出發所看到的台灣當代藝術,以及周珠旺、倪祥的故事》,教育如「中等教育的100堂夢幻美好藝術課」計畫、「大文創家桌遊」、「空氣泡桌遊」等,皆關注著藝術的社會效力與廣義生態。
蔡佩桂的策展有長時間研究的特質,如為高美館策劃的2017年展覽「高雄獎夢幻隊與四道戰帖」奠基於費時一年、30多位藝術家的訪談與拍攝;而策展「大譜普市:一座偉大城市的技術指南」在獲得2018年度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補助、舉辦展覽之前,已累積四年的研究與建構,後續又因疫情再打了四年延長賽,最後以「人造城:陽光、空氣、水」的概念,整合成一個含桌遊、撲克牌,以及數本書冊的複合出版。2023年「關係人」展覽計畫亦獲得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補助,為一個二年期的策展計畫。
游恩恩,太魯閣族族名為Lihan.umaw,家鄉在花蓮卓溪鄉三笠山部落,是一名表演藝術工作者。近年創作以身體性、舞蹈性之行爲表演作為媒介,從表演藝術中描述性別、族群認同的雙重交織經驗。她的創作常面對大環境的社會期待,唯有將身體被置身在藝術的自由語彙中,才有可能孕育出多元且土生土長的性別文化樣態。
徐智文,泰雅族名為Temu.masin(鐵木馬信),桃園復興區霞雲部落泰雅族,目前居於花蓮縣新城鄉,任職於 TAI 身體劇場舞者,擅長文學、舞蹈創作,透過書寫、表演的形式來描繪人文、生態、政治關係的多重輪廓。日常思考性別、戰爭、認同、結構、團體動力等議題,在日常的生活空間尋找可閱讀文本,來解構自身社會符號,從社會控制的視角,將符號互動論作為探問界線的方向,觀察由個人至群眾的行為動力作為創作方法。
「女性自我代表團」由此次策展團隊進行招募,成員自主報名,與藝術家廖建忠一起投入參與式工作坊,成員年齡從11至64歲,包含新住民、留學生、同志、原住民、障礙者社群。
成員:余桂珍、李淑枝、蘇鈺鑫、李瑤、陳美娟、鄭楚楚、潘秀貞、蘇紋如、何怡璉、林芳富、蘇品文、黃詩瑋、潘素燕、林可君、陳怡然、古伊琳、麥勻瑄、楊唯懷、吳飛閱
廖建忠,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藝術團體「國家氧」成員,作品透過精細技術,試圖用一種模型擬仿的方式,模擬偽裝虛有其表的真實事物,刺激人們的習以為常,喚出被模仿物件背後所指涉的個人生命敘事與社會關注。曾個展於誠品畫廊、伊通公園、双方藝廊、非常廟藝文空間、絕對空間、毓繡美術館,聯展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TKG+、奇美博物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等,曾駐村於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中心、蘇格蘭格蘭菲迪酒廠,部份大型裝置作品由澳洲白兔中國當代藝術、國立臺灣美術館、桃園市立美術館收藏,目前定居與工作於八里渡船頭工作室。
鄒欣寧,在森林漫遊的採集者,閱讀者,寫字者。曾任雜誌編輯,現為自由撰稿人。寫藝文也寫自然,嘗試融二者於一爐。曾參與的出版品有《相信樹的人》、《偏偏遇見台南》、《如此台南人》、《種樹的詩人》、《打開雲門》等。近年文章散見端傳媒、博客來OKAPI、新活水、經典雜誌、PAR表演藝術等線上媒體或實體刊物,同時陸續集結於個人網站「沒用的森林」。
市村美佐子自2003年起,開始居住於東京一座公園中被稱「藍色帳篷村」的野宿者社群中。她與其他共居者發起名為「有畫咖啡」的換物空間兼藝術中心,讓人們能在此聚會、繪畫。2007年,她與其他女性野宿者成立名為「NORA諾拉」的野宿者女性主義團體。2010年,藉由在地藝術家和社會運動者的協助,發起「宮下公園藝術進駐」計畫,旨在阻止運動品牌「NIKE耐吉」對該公園的再開發。自此,她便一直持續對抗企圖驅離野宿者的私有化、仕紳化和藝術洗白(art-washing)行動。
她也積極投入藝術創作、寫作等計畫,並組織女性主義、資本主義及反仕紳化的相關主題工作坊。
獨立表演藝術家,舞蹈教學者。中壢客家人,長期關注台灣當代社會議題,以身體作為內化和投映土地故事與生命經驗的媒介,將深刻地感受轉化為藝術語彙。2013年起發起「默默計畫」,結合舞蹈、戲劇表演者與跨領域設計團隊共同進行長期訓練和創作,意在尋找能夠與台灣觀眾對接有效表演藝術語言。2017年起開辦「默默工作坊」推廣即興舞蹈,並回歸獨立藝術家狀態,以多重身分穿梭在舞蹈、戲劇、錄像與現場展覽等演出形式當中,活躍於台灣與國際之間。
台東人,著迷於自然與人性的荒野。著有詩集《交換愛人的肋骨》、《暮落焚田》;文集《隨地腐朽——小影迷的99封情書》、《忘形——聖塔菲駐村碎筆》等九本書。曾獲選為美國Santa Fe Art Institute、紐約Jane St. Art Center、法國La Porte Peinte、冰島Skaftfell Art Center駐村藝術家。目前就讀美國印地安藝術學院創意寫作研究所,願像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一樣,將詞語的初始含義還給詞語,將初始的詞語價值還給事物。
導演、視覺藝術家;2008年成立鬼丘鬼鏟。李奧森活躍於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領域,以暫時性情境為主要手段,讓觀眾進入以行動草稿、裝置、聲響、催眠感語術、複數結構與場景調度共同組成的現場表演系統。長期以夢境般的表演方式,突破領域界限的手段,建構政治性寓言。
台灣聲音工作者/電子音樂創作人/劇場音樂設計/DJ,也是一個文化行動者。目前主持夜夜生歌聲音工作室,推廣台灣電子音樂/聲音,致力於讓人類感官重獲聽覺上的感知能力。作品以田野錄音、傳統音樂元素及電子聲響設計合成為特徵,創造出一個具有豐富時空敘事的聲音世界。近年以聲音為研究主題進行多項聲音計畫,包含洞穴聲音相關的凝結歷史殘響:台灣洞穴的聲音敘事」、「啟靈⸺西洛賽賓(psylocybin)之耳:聆聽心靈」、「台灣民謠的電子新聲」計畫,並發表聲音劇場作品《聽起來像聲音⸺石頭,S-tone》。近年創作可見於新北市立美術館、臺灣聲響實驗室等展覽及音樂節。
個人網站:http://www.litzi-mei.com/
走路草農/藝團,成立於2014年,為一視覺藝術、設計和策展團隊。主要創作成員為陳漢聲與劉星佑,來自新媒體藝術與藝術史背景,強調駐地體驗與觀察,對於民藝的學習、遷徙與生成充滿興趣,結合地誌學、考現學與物質文化的研究,轉化農事經驗,形塑自己的藝術方法。近年來關注生態環境、都市變遷與性別議題。曾參展於法國龐畢度中心、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曼谷雙年展、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南市美術館、嘉義市立美術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等。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中興大學台灣人文創新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作品足跡遍佈世界各地,數次入選各類國內外影展及錄像藝術節,研究興趣聚焦於台灣錄像藝術的發展變遷及檔案建構。
「國小、中都考不上美術班。
2002年,對學院裡『畫面中可見的做工累積量,幾乎是評斷藝術獎項的唯一標準』
不以為然的同時,跟拍我父親在公園裡隨意創作且範圍極廣的作品
(儘管他不認為是藝術),成為我日後轉變的契機(當時沒發現)。
研究所時發現,同儕相處/理解/決裂才是我的藝術核心,
實驗呈現於2010年的新浜碼頭聯展,真正聯展與團戰的開始。
畢業後逃避回家,2012年時進駐高雄大林蒲。
2016年回到家中才體會到如同戰壕藝術般的瑣碎手作對我有多重要。
尚未,但期待重返大林蒲後展現這幾年我所思考的有沒有進步,也期待將來的同伴。」
——倪祥自述
木有枝劇場工作室負責人,紅鼻子醫生關懷小丑協會演員。
2007年起投入民眾參與式的劇場實踐迄今,以受壓迫者教育學及被壓迫者劇場為核心,藉由劇場的身體參與及創造性對話,與人們共同探索己身到公共生活的議題。
2018年起,成為南部第一批「紅鼻子醫生」演員,同時展開「發展性轉化(Developmental Transformations,DvT)」戲劇治療模式的訓練。因著戲劇小丑與DvT兩種系統的即興玩耍,經歷了各種解構與重構,開始透過流動與自發開拓新視界。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為藝術家高俊宏招募之年輕創作者。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成員:
李羽函、李怡萱、吳宛蓁、林心衡、林芮廷、林育嫻、林庭楨、林蓉真、林敬穎、范珍瑜、張育寧、陳秉新、陳畇湘、陳宥臻、陳筱湄、陳觀羽、楊子怡、楊淳安、廖育淨、潘洛均、潘昱翰、劉家亨、劉桂芬、劉麗榮、鍾雨倫、蘇育宣(依姓氏筆畫排列)。
高俊宏1973年生於台灣,1998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獲學士學位;2017年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獲博士學位。創作模式以計畫性藝術以及寫作為主,亦透過長期的田野經驗,涉及了更複雜的社會經濟層面議題。研究以社會與歷史為基礎,透過錄像、身體與書寫等形式探討原民、空間、記憶與歷史問題。現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亦為泰雅族大豹群紀錄片導演。
藝術即遊戲。高師大跨藝所「跨藝 PLAY」擅長以議題融入遊戲設計,探勘豐沛遊戲能量。跨藝 PLAY 的成員隨著任務與時機而有機編組,此次有蔡佩桂、林正偉、羅昭婷、花慈璐、林蓉真、王冠鈞、林庭楨、蘇育宣、陳畇湘、劉桂芬、林育嫻、張育寧、廖育淨、陳觀羽、楊子怡、李怡萱、潘洛均、林芮廷、林玥君、林敬穎、劉麗榮、潘昱翰、林心衡、簡婉竹、李頌主、陳宥臻、溫欣、鄭心惠等。跨藝 PLAY 以各自背景的多元異質為基礎,透過交流刺激共同打造學習性樂園的場域。我們將知識帶入遊戲中,再經由身體性與無壓力的遊玩過程經驗學習,達到學習即遊戲,遊戲即藝術的對話性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