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主要關注當代藝術、影像、媒體與大眾文化等議題,並以研究與實踐作為策展的方法。他過去的研究試圖以台灣作為研究的基地,試圖藉著自身的政治、媒體與文化作為背景,描繪出影像藝術在台灣的發展軌跡。於2020至2022年間擔任《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關鍵字研究員。2019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補助,該策展計畫「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2021,鳳甲美術館)獲第二十屆台新獎第三季提名。曾參與策展計畫「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2017,有章博物館)、「『明日備忘錄』國際巡迴展—台北城南版」(2022,立方計劃空間),於「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擔任協同策展人。
丹尼爾・卡諾加1964年出生於馬德里,母親來自美國、父親則來自西班牙。因此,卡諾加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一直往返於兩國之間。他最初以攝影為創作媒材,但很快就轉而探索影像投影和裝置藝術的可能性。
卡諾加近期的LED公共藝術裝置有:美國奧瑞岡耐吉全球總部的《脈動》(2023)、德國法蘭克福德卡銀行總部的《筆觸》(2022)和佛羅里達坦帕國際機場的《捲鬚》(2017)。他曾於2020杜拜世界博覽會展出現地計畫《活力》(2021),也創作過許多公共紀念性作品,如西班牙馬德里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的《塗鴉》(2023)。
卡諾加近年的大型個展有:法蘭克福阿妮塔貝克斯畫廊的「任何時候」(2024)、紐約bitforms畫廊的「像素編織」(2023)和馬德里麥克斯艾斯特瑞亞畫廊的「亂流」(2022)。卡諾加曾於索菲婭王后國家博物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菲利普美術館、德國卡斯魯爾藝術媒體中心等全球重要美術館和畫廊展出。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從小在工廠噪音和隨手亂丟垃圾的都市景觀中成長。作品時常利用藝術形式與常民設計之間的錯置與挪用,從生活經驗中感受現實的荒謬、傷感、冷靜與漠然,乃至於藉由仿製與再現的偽裝,與其看似無用的政治企圖進行創作。近期參與重要展覽包括印尼日惹之「日惹雙年展」(2019)、臺北市立美術館「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展覽(2020)、國立臺灣美術館「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23年度展覽「崩塌記憶之宮」。2022年獲選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自行策劃各種公眾活動。現為藝術家與自由影像工作者,曾經是環保稽查員。
致穎居住和工作於台北及柏林。他擅長運用聲音及影像等媒材進行創作,以釐清全球資本化時代人類生存語境與環境體系之關聯,並多方關注全球南方當代社會之主體性研究與探查,他的許多創作探索了非洲、亞洲和亞非海域間民族與技術交流的特殊歷史境況。致穎的作品曾於許多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臺北市立美術館、首爾善宰藝術中心、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巴黎龐畢度中心、布魯塞爾WIELS當代藝術中心、台北雙年展、上海雙年展、盧卡諾影展、柏林影展、鹿特丹影展、金馬影展等。2023年獲洪建全基金會頒發銅鐘藝術賞,並曾於2019年獲西班牙哈恩內夫肯基金會與米羅基金會頒發年度LOOP錄像藝術首獎,且在同年入圍柏林藝術獎。此外,他是台灣藝術團體「復興漢工作室」成員,並主持RLIS影響研究室,專注於媒體與圖像研究。
現居於台北的藝術家和開發人員,其作品跨足程式語言、裝置藝術、視覺影像和聲響領域。他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電腦藝術碩士課程。他的藝術實踐以時間性為基礎,探索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潛力及其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鼓勵觀眾反思科技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並以更加深入和批判的方式與之互動。他的裝置和影像作品已經在台北的各個畫廊、藝術空間以及國際上展出。
現生活與工作於台北。畢業於中國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作品聚焦在真實與虛構之間的轉換延伸,探討數位物質與身體的想像與異變,將數位媒材轉換成具有可塑性的物質,在理性操作下提供觀者感性的觀看角度,他的創作媒材包含錄像、繪畫、裝置、雕塑等。曾舉辦個展「進入的方法」(2023,靜慮藝術)、「David」(2019,伊日藝術)、「如果在適當的條件下」(2017,紅野畫廊)等。近期參與聯展「疫年記事」(2022,新竹市美術館)、第十六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無邊庇護所」(2021,西門紅樓)等。近年曾獲「臺北美術獎」(2023)、「Art Future Prize亞洲新星獎」(2019)等獎項。
畢業於臺灣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紐約新學院媒體研究所。吳梓安從事實驗電影的創作、推廣、研究與擴延。他以超八攝影機和十六釐米膠卷的技法,拼貼異質的影像、聲音與文本進行創作,質問電影敘事與自我建構。作品呈現形式包括放映,展覽與表演。影展經歷包括:倫敦BFI Flare、鹿特丹影展、舊金山電影資料館、雪菲爾紀錄影展、東京Image Forum、首爾EXiS、吉隆坡KLEX、台灣金穗獎、金馬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等。展覽經歷包括:臺北美術獎、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台灣美術雙年展、台北國際藝術村、馬尼拉大都會美術館等。亦參與策劃各種實驗電影映演活動。
居住與工作於台北,作品透過幽微的黑色幽默的手法,探索數位時代之下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近年使用遊戲引擎中自製的影像工具,以一人劇組的方法即興地搬演影像生產技術背後的故事。近年來先後接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WSAD」、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瘋狂影像工具」等計畫支持,以機造電影做為研究對象,開發一系列基於「遊戲引擎」的影像創作工具,並透過這一工具完成《important_message_360.mp4》、《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難忘的形狀》等作品,參與「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小世界─2023台北雙年展」等展出。
澳洲藝術家馬修・格里芬現居並工作於墨爾本。他的作品曾於澳洲及國際諸多常規和非常規的美術館和畫廊場域,如澳洲當代藝術中心(墨爾本)、澳洲當代美術館(雪梨)、海沃美術館(倫敦)等,還有Instagram及eBay等社群平台展出。
格里芬運用錄像、裝置、雕塑、攝影、拼貼和攝影蒙太奇等不同媒材進行創作。其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有:身體與物的關係、臨時性和隨機性的雕塑元素、攝影機的當代普遍性,及因此衍生出後網路時代難以創造出有意義影像的問題。他近期的創作計畫探索視覺及敘事形式中的幽默運作機制,和當代藝術生產中的倫理困境。
格里芬的作品已由數個公共機構收藏,包括澳洲當代美術館(雪梨)、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墨爾本)、莫納許大學美術館(墨爾本),及昆士蘭美術館|現代藝術館(布里斯本)等。
1999生於台北,專長為空間裝置、影像及複合媒材,近期關注當代媒體生活中,人與資訊、與符號之間的關係,面對生活中的大量資訊,處於被動接收端的我們,是否能夠轉移這個主動權。目前創作多以有趣現象的小觀察出發,聚焦在後網路時代的癥結點,試圖回應當代的媒體結構,並利用一些輕鬆、幽默的方式,反應出當代媒體生活中撲朔迷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