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影像

2024 / 09 / 28 Sat.

2024 / 12 / 29 Sun.

10:00 - 18:00

  • 策展人

    陳韋綸 Chen Wei-Lun

  • 參展藝術家

    丹尼爾・卡諾加 Daniel Canogar
    吳宜曄 Wu I-Yeh
    吳梓安 Wu Tzu-An
    李亦凡 Li Yi-Fan
    李勇志 Lee Yung-Chih
    致穎 Musquiqui Chihying
    馬修・格里芬 Matthew Griffin
    莊培鑫 Chuang Pei-Xin
    許哲豪 Hsu Zhe-Hao

  • 指導單位

    台北市文化局

  • 主辦單位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台北當代藝術館

  • 年度贊助單位

    THERMOS 膳魔師
    當代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老爺會館

  • 年度指定電視/螢幕

    SONY

  • 年度指定投影機

    EPSON

  • 媒體協力

    中央廣播電台

  • 特別感謝

    建成國中
    昆士蘭大學藝術博物館
    牧晅有限公司

展覽介紹

在數位時代來臨前,法國哲學家雅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便以「檔案熱」(法語為Mal d’archive,英譯為Archive Fever)一詞命名人類朝向遺忘的驅力,他認為人類具有收集、保存、存檔資訊與記憶的強烈慾望。在此的「熱」,意味著帶有強迫性和焦慮性的存檔行為,源自對遺忘的恐懼、連結記憶的渴求及它們之間的拼搏,交織於慾望、焦慮、權力和技術的複雜關係。然而,遺忘與記憶的相互掠奪,現今更以始料未及的方式,存續於社群媒體、雲端資料庫、大數據、演算法等資訊與數據技術中。根據數據服務公司Statista、Hootsuite以及Findstack的統計數據,每天約有近四億張影像被上傳至Facebook與Instagram等社群平台,因應需求不斷增長的數據驅動技術,再再顯現了影像時代進入未曾遇見的狂熱狀態。

「何者為真?」似乎已不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們該問的,或許是這些讓人無法辨認真偽的資訊洪流,究竟生產了什麼?現代技術使人逐漸成為驅動技術前進的視覺機器,影像取代了人類的記憶,深入日常的各個層面與現實縫隙。藝術史學家喬納森・克拉里(Johnathan Crary)曾對影像帶來的進步和滿足感的能力提出質疑,他認為影像不但摧毀了資訊的壁壘、控制了睡眠與甦醒的時間,以及侵入了空間的公共性與隱私性關係,還分散了大眾的專注力,導致深層專注和思考的喪失。影像與人之間的不對稱關係,就如同幽魂般的存在 [1] 。取而代之,自然記憶的過程,人們愈來愈仰賴影像和演算法,來記錄和管理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如行動裝置與社群媒體上的資訊過載和存檔氾濫,又如迷因文化(memes)貫以揶揄與黑色幽默等手法,反映熱門的社會現象與政治事件,加上網路訊息的消費性與時效性特質,使得影像不僅成為主流的溝通語言,它也帶來了將感知嫁接於現實空間的可能性。在記憶不斷裂解的此時此刻,未果的是人們的夢鳥 [2]

此策展計畫「熱影像」,試著以網路作為理解影像作品的框架,在丹尼爾・卡諾加、吳宜曄、吳梓安、李亦凡、李勇志、致穎、馬修・格里芬、莊培鑫、許哲豪等九位藝術家的作品中,探討穿梭於訊息與影像、物質與虛擬、虛構與真實間轉換的影像意義,如何分別對應個人/集體記憶、身分認同、網路文化、地緣政治與數位資本主義等命題,揭示現代技術如何形塑人們的慾望,以及影像治理技術對於人類感知的異化作用。



[1] 德希達在講座中談到,曾經與法國女演員帕斯卡・歐吉爾(Pascale Ogier)於《幽魂之舞》(Ghost Dance)這部電影中對戲。其中一幕他們在辦公室談論關於鬼魂的問題,當女演員過世後再次出現在螢幕上時,他看到女演員在影像中凝視著問他問題時,卻形成無法跟她視線對視的不對稱的凝視。他以「幽靈」形容這種可見的不可見的影像中的對象。Derrida, Jacques; Stiegler, Bernard, eds. (2002). "Echographies of television". Echographies of Television: Filmed Interview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p. 29–144, pp.120-121.

[2] 班雅明在《講故事的人》這篇文章中,認為講故事是將經驗轉化至他人記憶的藝術,這個過程必須有著如同睡眠般的鬆散狀態,他稱它為在經驗之卵中孵化的夢幻之鳥。然而,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下,書面文字與大眾媒體使講故事的形式逐漸消失,經驗的碎片化也導致經驗的交流日漸減少。《啟迪:本雅明文選》,本雅明(著)。張旭東、王斑(譯)。香港:牛津大學。頁126-127。

MORE

LESS

策展人與參展藝術家

陳韋綸 Chen Wei-Lun
丹尼爾・卡諾加 Daniel Canogar
李勇志 Lee Yung-Chih
致穎 Musquiqui Chihying
吳宜曄 Wu I-Yeh
莊培鑫 Chuang Pei-Xin
吳梓安 Wu Tzu-An
李亦凡 Li Yi-Fan
馬修・格里芬 Matthew Griffin
許哲豪 Hsu Zhe-Hao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主要關注當代藝術、影像、媒體與大眾文化等議題,並以研究與實踐作為策展的方法。他過去的研究試圖以台灣作為研究的基地,試圖藉著自身的政治、媒體與文化作為背景,描繪出影像藝術在台灣的發展軌跡。於2020至2022年間擔任《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關鍵字研究員。2019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補助,該策展計畫「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2021,鳳甲美術館)獲第二十屆台新獎第三季提名。曾參與策展計畫「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2017,有章博物館)、「『明日備忘錄』國際巡迴展—台北城南版」(2022,立方計劃空間),於「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擔任協同策展人。

丹尼爾・卡諾加1964年出生於馬德里,母親來自美國、父親則來自西班牙。因此,卡諾加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一直往返於兩國之間。他最初以攝影為創作媒材,但很快就轉而探索影像投影和裝置藝術的可能性。

卡諾加近期的LED公共藝術裝置有:美國奧瑞岡耐吉全球總部的《脈動》(2023)、德國法蘭克福德卡銀行總部的《筆觸》(2022)和佛羅里達坦帕國際機場的《捲鬚》(2017)。他曾於2020杜拜世界博覽會展出現地計畫《活力》(2021),也創作過許多公共紀念性作品,如西班牙馬德里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的《塗鴉》(2023)。

卡諾加近年的大型個展有:法蘭克福阿妮塔貝克斯畫廊的「任何時候」(2024)、紐約bitforms畫廊的「像素編織」(2023)和馬德里麥克斯艾斯特瑞亞畫廊的「亂流」(2022)。卡諾加曾於索菲婭王后國家博物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菲利普美術館、德國卡斯魯爾藝術媒體中心等全球重要美術館和畫廊展出。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從小在工廠噪音和隨手亂丟垃圾的都市景觀中成長。作品時常利用藝術形式與常民設計之間的錯置與挪用,從生活經驗中感受現實的荒謬、傷感、冷靜與漠然,乃至於藉由仿製與再現的偽裝,與其看似無用的政治企圖進行創作。近期參與重要展覽包括印尼日惹之「日惹雙年展」(2019)、臺北市立美術館「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展覽(2020)、國立臺灣美術館「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2023年度展覽「崩塌記憶之宮」。2022年獲選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自行策劃各種公眾活動。現為藝術家與自由影像工作者,曾經是環保稽查員。

致穎居住和工作於台北及柏林。他擅長運用聲音及影像等媒材進行創作,以釐清全球資本化時代人類生存語境與環境體系之關聯,並多方關注全球南方當代社會之主體性研究與探查,他的許多創作探索了非洲、亞洲和亞非海域間民族與技術交流的特殊歷史境況。致穎的作品曾於許多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臺北市立美術館、首爾善宰藝術中心、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巴黎龐畢度中心、布魯塞爾WIELS當代藝術中心、台北雙年展、上海雙年展、盧卡諾影展、柏林影展、鹿特丹影展、金馬影展等。2023年獲洪建全基金會頒發銅鐘藝術賞,並曾於2019年獲西班牙哈恩內夫肯基金會與米羅基金會頒發年度LOOP錄像藝術首獎,且在同年入圍柏林藝術獎。此外,他是台灣藝術團體「復興漢工作室」成員,並主持RLIS影響研究室,專注於媒體與圖像研究。

現居於台北的藝術家和開發人員,其作品跨足程式語言、裝置藝術、視覺影像和聲響領域。他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電腦藝術碩士課程。他的藝術實踐以時間性為基礎,探索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潛力及其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鼓勵觀眾反思科技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並以更加深入和批判的方式與之互動。他的裝置和影像作品已經在台北的各個畫廊、藝術空間以及國際上展出。

現生活與工作於台北。畢業於中國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作品聚焦在真實與虛構之間的轉換延伸,探討數位物質與身體的想像與異變,將數位媒材轉換成具有可塑性的物質,在理性操作下提供觀者感性的觀看角度,他的創作媒材包含錄像、繪畫、裝置、雕塑等。曾舉辦個展「進入的方法」(2023,靜慮藝術)、「David」(2019,伊日藝術)、「如果在適當的條件下」(2017,紅野畫廊)等。近期參與聯展「疫年記事」(2022,新竹市美術館)、第十六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無邊庇護所」(2021,西門紅樓)等。近年曾獲「臺北美術獎」(2023)、「Art Future Prize亞洲新星獎」(2019)等獎項。

畢業於臺灣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紐約新學院媒體研究所。吳梓安從事實驗電影的創作、推廣、研究與擴延。他以超八攝影機和十六釐米膠卷的技法,拼貼異質的影像、聲音與文本進行創作,質問電影敘事與自我建構。作品呈現形式包括放映,展覽與表演。影展經歷包括:倫敦BFI Flare、鹿特丹影展、舊金山電影資料館、雪菲爾紀錄影展、東京Image Forum、首爾EXiS、吉隆坡KLEX、台灣金穗獎、金馬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等。展覽經歷包括:臺北美術獎、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台灣美術雙年展、台北國際藝術村、馬尼拉大都會美術館等。亦參與策劃各種實驗電影映演活動。

居住與工作於台北,作品透過幽微的黑色幽默的手法,探索數位時代之下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近年使用遊戲引擎中自製的影像工具,以一人劇組的方法即興地搬演影像生產技術背後的故事。近年來先後接受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WSAD」、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瘋狂影像工具」等計畫支持,以機造電影做為研究對象,開發一系列基於「遊戲引擎」的影像創作工具,並透過這一工具完成《important_message_360.mp4》、《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難忘的形狀》等作品,參與「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小世界─2023台北雙年展」等展出。

澳洲藝術家馬修・格里芬現居並工作於墨爾本。他的作品曾於澳洲及國際諸多常規和非常規的美術館和畫廊場域,如澳洲當代藝術中心(墨爾本)、澳洲當代美術館(雪梨)、海沃美術館(倫敦)等,還有Instagram及eBay等社群平台展出。

格里芬運用錄像、裝置、雕塑、攝影、拼貼和攝影蒙太奇等不同媒材進行創作。其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有:身體與物的關係、臨時性和隨機性的雕塑元素、攝影機的當代普遍性,及因此衍生出後網路時代難以創造出有意義影像的問題。他近期的創作計畫探索視覺及敘事形式中的幽默運作機制,和當代藝術生產中的倫理困境。

格里芬的作品已由數個公共機構收藏,包括澳洲當代美術館(雪梨)、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墨爾本)、莫納許大學美術館(墨爾本),及昆士蘭美術館|現代藝術館(布里斯本)等。

1999生於台北,專長為空間裝置、影像及複合媒材,近期關注當代媒體生活中,人與資訊、與符號之間的關係,面對生活中的大量資訊,處於被動接收端的我們,是否能夠轉移這個主動權。目前創作多以有趣現象的小觀察出發,聚焦在後網路時代的癥結點,試圖回應當代的媒體結構,並利用一些輕鬆、幽默的方式,反應出當代媒體生活中撲朔迷離的狀態。

作品介紹

《Chyron》
《環保稽查員》系列
《雕塑品》
《Generative Data》
《你有感覺到熱熱的嗎?》
《日常日長(或一次自拍)》
《important_message.mp4》
《The Outernet》
MORE

教育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09/29 Sun.

    15:30 - 17: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0/13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1/03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11/09 Sat.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12/01 Sun.

    14:00 - 16: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2/08 Sun.

    14:00 - 15:3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2/13 Fri.

    14:00 - 15:30

  • 當代館一樓活動大廳

    2024/09/14 Sat.

    14:00 - 16:00

  • 當代館主展區

    2024/12/22 Sun.

    14:00 - 15:30

兒童學習單

《Beta+》暨《熱影像》學習單正面

《Beta+》暨《熱影像》學習單反面

CLOSE

CLOSE

Notice 著作權&隱私權相關政策
關於當代藝術館需要注意的相關法規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 權利人檢舉著作權侵權處理辦法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 台北當代藝術館處理原則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