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當代藝術館 官方網站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Saturday 星期六
10AM - 6PM
Saturday 星期六
10AM - 6PM
EXHIBITIONS & EVENTS 展覽活動
2025 / 10 / 18 Sat.
2025 / 12 / 07 Sun.
10:00 - 18:00
策展人
林婕穎
藝術家
莊毅柔
指導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年度贊助單位
THERMOS膳魔師
當代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老爺會館
年度指定電視/螢幕
SONY
媒體協力
中央廣播電臺
特別感謝
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全球創新中心
德國漢堡市文化媒體部門
Numun Fund
在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新聞與快訊如洪流般淹沒我們的日常,誇大不實、情感操控、移花接木已成為媒體常態,當每個人都是資訊的製造者與接收者時,我們該如何在這場媒體風暴中保持清醒?作品邀請觀眾走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媒體識讀實驗,在旋轉的資訊流中,重新審視自身的角色。
標題「無中生有」直指當代新聞生產的本質,同一則事件如何透過不同角度的詮釋、刪減與包裝,「無中生有」出截然不同的故事版本。在社群媒體時代,資訊如料理般經過調味、重組與再製,原始事實往往在層層重組中模糊變形,留下的只是被過度渲染的情緒與殘缺的資訊。
而原標題「YAWUPO」取自「You Are What U Post」首字母,意指「文如其人」或「你貼文故你在」,當我們的數位身份由發文內容所定義,每一次的分享與評論,都在無形中塑造著集體性的資訊環境,作品直指當代媒體生態的核心矛盾:我們既是資訊的消費者,也是生產者,更是被資訊所塑造的產物。
本展覽源自藝術家莊毅柔2019年於德國奧斯納貝克戲劇節(Theater Osnabrück Spieltriebe Festival)所創作的參與式裝置作品,今年作品全面改編為臺灣版本。藝術家將社群媒體機制轉譯成具有互動式劇場的場景,並以觀眾為中心,每位參與者既是觀賞者也是創作者。裝置作品提供的介面讓不同時空的觀眾可以交流,並形成有機且持續循環的互動加乘,不僅延續了參與式藝術與表演性空間的探索,也同時回應社群媒體時代的核心矛盾:在資訊碎片化的世界中,我們如何選擇相信,且在操控與操演之間重建對真實的感知。觀眾透過體驗低科技、非數位流動的媒體生態圈的媒體實驗,重新思考自身作為媒體閱聽人的角色與選擇。
展覽團隊
策展人|林婕穎
藝術家|莊毅柔
展示策展|蕭雅庭
內容開發|FactLink 馬麗昕 陳慧敏 F.C.
工作坊表演者|黃勤芳
特別感謝|黃鼎云、陳珮文、江宜瑾、銀得貿、258-3space、Project Space 110 新店藝術空間、天臺榮七
MORE
LESS
莊毅柔出生於臺北,現居德國漢堡。漢堡造型藝術學院舞台空間碩士畢業,其創作關注個人身份認同、臺灣後殖民身體現象與藝術教育等議題。除了個人創作外,與國際間不同領域的表演藝術家合作,設計並規劃表演空間。
作品橫跨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透過跨領域方法將議題置入多樣媒介之中。其空間作品在美術館「白盒子」中,特別營造戲劇性的黑盒子體驗,而在劇場中又引發觀眾對美術館的聯想,創造流動性的觀看與互動間的多重可能。近年創作,更專注於觀眾的參與,將觀眾的身體視為一種媒材,製造觀眾在展演中身份的可變化性。
林婕穎,獨立策展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比較文學及藝術史碩士,專注於媒體藝術與跨域策展的交匯領域,曾任職於多所歐洲國際性美術館,如柏林市立博物館、威尼斯古根漢美術館。參與策展計畫包括:德國柏林「FemRises女力崛起藝術節」、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探尋異議之聲」展覽、「揭開鐵幕下」人權影展、德國史塔西檔案局「Waves of Freedom自由浪潮」、臺北詩歌節「在光影之間閱讀:德國戰後文學影展」,曾獲德國柏林市議會獨立策展人獎助計畫。當前關注的主題包括反主流文化、跨國身份認同及當代人權議題。現往返於臺北與柏林兩地。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活動時間
當代館一樓103展間
2025/11/02 Sun.
14:00 - 15:00
當代館一樓103展間
2025/11/16 Sun.
14:00 - 15:00
當代館一樓103展間
2025/11/30 Sun.
14:00 - 15:00
CLOSE
CLOSE
著作權聲明
台北當代藝術館尊重他人著作權,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亦明定,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因此,台北當代藝術館呼籲使用者同樣尊重他人之著作權。如果您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建議您利用本處理辦法提出檢舉,台北當代藝術館客服中心將儘速為您處理: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若台北當代藝術館網站中之任何網頁內容或網友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已侵害您的著作權,請您填寫:「 著作權侵權通知書」,且依該通知書所載提供下列資料及聲明,並以傳真的方式通知台北當代藝術館:
1、著作權人之簽名、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之簽名、相關權利證明文件及著作權之內容,例如:已發行書籍之封面及相關頁面、發表於網路中之網頁內容列印紙本及其網址。
2、侵害著作權之內容所在的網頁及網址。
3、您的聯絡地址、電話等資料。
4、書面聲明您確信該網頁內容的使用行為是未經過著作權人、其代理人或法律的授權。
5、書面聲明您於通知書所載相關資料均為真實,且您是著作權人或著作權人之代理人而為上開聲明。
隱私權保護政策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常重視用戶的隱私權,因此制訂了隱私權保護政策。請你細讀以下有關隱私權保護政策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1、隱私權保護政策內容,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用戶使用網站服務時收集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包括台北當代藝術館如何處理在商業伙伴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時分享的任何身份識別資料。
2、隱私權保護政策不適用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以外的公司,也不適用於非台北當代藝術館所僱用或管理的人員。
3、台北當代藝術館在你註冊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使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產品或服務、瀏覽台北當代藝術館網頁、參加宣傳活動或贈獎遊戲時,台北當代藝術館會收集你的個人識別資料。台北當代藝術館也可以從商業夥伴處取得個人資料。
4、當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時,我們會問及你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出生日期、性別、職位、行業及個人興趣等資料。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註冊成功,並登入使用我們的服務後,我們就會認識你。
5、台北當代藝術館也自動接收並紀錄你瀏覽器上的伺服器數值,包括互聯網協定位址 (IP Address) 、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中的資料及你要求取用的網頁紀錄。
6、台北當代藝術館會使用資料作以下用途:改進為你提供的廣告及網頁內容、完成你對某項產品的要求及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
7、台北當代藝術館不會向任何人出售或出借你的個人識別資料。
8、在以下的情況下,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向政府機關、其他人士或公司提供你的個人識別資料: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資料前取得你的同意。
9、需要與其他人士或公司共用你的資料,才能夠提供你要求的產品或服務。
10、向代表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公司提供資料,以便向你提供產品或服務 (若我們沒有事先通知你,這些公司均無權使用我們提供的個人資料,作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11、應遵守法令或政府機關的要求。
12、我們發覺你在網站上的行為違反 台北當代藝術館服務條款或產品、服務的特定使用指南。
13、其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或政府法令應公開之資料。
14、為了保護使用者個人隱私, 我們無法為您查詢其他使用者的帳號資料,請您見諒!若您有相關法律上問題需查閱他人資料時,請務必向警政單位提出告訴,我們將全力配合警政單位調查並提供所有相關資料,以協助調查及破案!
15、 台北當代藝術館會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台北當代藝術館cookie。
16、台北當代藝術館容許在我們網頁上擺放廣告的廠商到你的電腦設定並取用cookie。其他公司將根據其自訂的隱私權保護政策,而並非本政策使用其cookie。其他廣告商或公司不能提取台北當代藝術館的cookie。
17、當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與其產品及服務有關的工作時,會使用 web beacons 進入我們的網站網絡,提取cookie使用。
18、台北當代藝術館賦予你在任何時候修改個人台北當代藝術館帳號資料及偏好設定的權力,包括接受台北當代藝術館通知你特別活動或新產品的決定權。